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安庆 > 正文

安庆:企业信用修复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2022-07-17 17:26:13 来源: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   编辑:殷艳萍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年来,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先后出台《开展中小微企业信用修复的意见》《信用修复操作指引》等,采用“四个结合”实施企业信用修复,帮助企业克服困难、重获生机。自2019年信用修复工作开展以来,实施信用修复1418例,修复成功1136例,经信用修复后履行(执行)到位2.88亿元,化解案件921件。

一是量化考核与第三方评估听证相结合。制定《失信被执行人申请信用修复激励考核评分表》,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是否严格遵守限制消费令”“是否有合理还款计划并按计划履行”“是否配合人民法院处置现有财产”等9个方面的现实表现进行评价打分,总评分在80分(含)以上的,可依照程序进行信用修复。对修复决定有异议的,邀请监委工作人员、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审计业务专家、企业(企业家)联合会代表、企业高管、金融机构业务代表等第三方召开执行听证进行评估,就是否对被执行人予以信用修复进行审查,听证结果作为是否修复的依据。

二是依法修复与滚动式审查相结合。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暂停对其适用信用惩戒,包括暂不发布、在失信名单中屏蔽或删除失信信息、缩短失信惩戒期限、解除出入境限制、解除与提高履行能力相关的限制高消费等。对已获得信用修复激励的被执行人,每3个月重新进行一次滚动式审查,确保被执行人信用持续过关。一旦发现其存在提供虚假资料骗取评分,或在滚动考核时发现当前评分无法达标,或有隐匿转移财产、未如实报告住所等失信行为,立即取消对被执行人的信用修复激励,重新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对其失信行为从严给予罚款、拘留等惩戒。

三是广泛宣传与加强联动相结合。召开企业信用修复暨营商环境提升座谈会,邀请企业代表、政府机关、行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参加,听取关于信用修复的意见和建议,达成工作共识,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自2020年开始,年度整编并向社会发布信用修复典型案例,包含建筑工程、金融贷款等领域不同案件,宣传工作成果,提高工作知晓度,提升被执行人对信用修复申请结果的预知能力。完善部门工作联动,与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失信被执行企业信用修复工作的通知》。与云谷(市数据资源局+中国电信)合作,建立“法院+云谷”数据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及时共享信用修复数据。

四是批量化修复与正向激励相结合。将民间借贷、金融合同纠纷案件中因担保、联保承担连带责任,自身修复意愿强烈但履行生效判决能力不足的企业作为重点,确定1546家企业纳入信用修复范围,开办11期失信修复辅导培训班,对诚信企业文化创建、经营风险防控、拒执犯罪的法律风险等进行重点宣讲,774家企业参加培训并签订《失信修复承诺书》。鼓励、引导被执行人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出具《自动履行证明书》83份,在信用修复企业履行完毕后,法院出具证明,对信用修复企业进行正向激励,帮助其在行政许可、市场准入、项目审批、金融借贷、招标投标等方面消除信用惩戒不良影响,为企业经营发展扫除信用障碍。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