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张丽 朱敏 周丽微) 滁州市的戴师傅是该市南谯区某速运公司快递员,属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他的儿子因摔断双腿且感染,医疗费用花费巨大,南谯区工会按照规定程序3年来共计帮扶其17108元。经过工会的帮扶,戴师傅儿子手术较为成功,恢复情况较好。戴师傅激动地说:“我也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工友,工会带来了温暖。这是党和政府关爱困难职工的体现,也是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民生工作的体现!”
困难职工家庭在大病救助、子女助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滁州市人大常委会深情关注。该市人大常委会日前推出的《“聚民意,惠民生,推深做实为民办实事”工作方案》中,将“困难职工帮扶”作为民生工程之一,要求帮扶困难职工,包括对其进行生活救助、子女助学、医疗救助等。该项民生工程由市总工会牵头办理,市人大常委会社建工委牵头督办。
滁州全市各级工会深入贯彻落实“聚民意,惠民生,推深做实为民办实事”,确保让每一位困难职工不掉队,坚持把“精准”“到位”贯穿于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全过程,不断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统筹各方资源,不断提升困难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南谯区切实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让他们在工会组织找到温暖、让工会成为他们的“娘家”。聚焦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建立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截至目前,新就业形态已建工会组织13家,涵盖会员人数2518人,分别同比增长44%、147%。
滁州南谯区总工会开展送岗位暖民心工程。(杨华勇 供图)
为扎实推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滁州市凤阳县总工会积极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四提一优”行动,对全县困难职工家庭统筹实施生活救助、大病救助、子女助学等措施,在往年基础上提质扩面,加大帮扶力度,推动符合建档标准的困难职工建档和帮扶全覆盖,做到“应建尽建、应帮尽帮、动态管理”,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困难职工的心坎上。
郭师傅是安徽凤阳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其6岁的小儿子于2021年7月末在南京确诊为白血病,近一年来孩子看病花销很大造成家庭困难。凤玻企业工会负责同志表示,孩子病倒了,大人一定不能倒下,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为大人提供保障。该公司于2021年8月发动全厂职工为其捐款,并为郭师傅发放5000元帮扶资金。对于公司及工会组织的关爱,郭先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表示将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加倍努力工作,乐观积极生活,为企业发展、美丽凤阳建设尽微薄之力。
“困难职工帮扶真的是雪中送炭,解决了我家燃眉之急,工会真是信得过的娘家人!”滁州明光市的宋师傅在收到医疗救助金后激动地连连感谢。宋师傅为明光市原木材公司一名职工,1996年改制下岗,下岗后灵活就业维持生活。他的女儿、妻子先后患重病,花费巨大,家中一贫如洗,女儿于2018年去世,夫妻二人遭受心理和经济上的双重打击。通过社区摸排,得知这一情况后,工会对这户家庭开展了一对一困难职工帮扶。在多年帮扶后,今年经相关审核后,为宋师傅继续开展医疗救助,发放救助资金16000元,并在资金发放后开展入户走访,不仅在生活上为其提供救助,更注重提高困难职工精气神,帮扶他们树立面对困难的信心,引导困难职工接听好民调电话,提高民生工程满意度。
今年以来,明光市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工作导向,创新民生工程开展模式,建立“县级工会主动识别、基层工会走访发现、职工主动申请”机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职工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实事。创新工作思路,主动联系。变“被动等职工”为“主动服务职工”,与医保中心主动对接,为2021年因病致困的25户职工家庭核算医疗费用,对于医药费用自付部分较大的,反馈给基层工会走访调查,收集资料,开展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