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王文生 刘文婷 记者 张发平 文/图)国庆节期间,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中交二航局巢马铁路马鞍山公铁长江大桥南主塔下横梁开始第一层混凝土浇筑。这一种重要进展也宣告了大桥主塔进入施工“快车道”。
马鞍山长江公铁长江大桥为巢马城际铁路关键控制性工程,位于常合高速马鞍山公路长江大桥上游2.3公里处。集铁路、公路、电力管廊“三位一体”,大桥同时搭载电力及通信管廊,综合运输功能强,集约化程度高,为多功能的跨江通道。
大桥为世界最大跨度的三塔钢桁梁斜拉桥,双主跨2240米,南边塔高306米,呈A字型,下横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采用单箱双室矩形截面,两塔肢之间长度38.48米,宽12米,高8米,采用C60混凝土,此次第一层共浇筑方量2176立方米(含塔柱)。南主塔设下横梁一道横梁,位于塔柱第七节段和第八节段之间。此次下横梁浇筑采用与塔柱同步施工工艺,高度方向上分二层进行浇筑,每次浇筑4米,既保证了主塔与下横梁结构的整体性,也有效的防止了下横梁由于需要承受较大荷载容易开裂的风险。
下横梁作为大桥结实的“肩膀”,将由它与斜拉索配合承载起整个桥面的重量,就好比挑夫的肩膀。项目部对此高度重视,多方筹划,精心组织,科学应对,严格控制每一道施工工序:下横梁钢筋绑扎过程中采用了角钢定位卡具,确保了各主要钢筋间距;支架采用落地式钢管支架施工,一方向利用预埋于承台之上的预埋件进行连接安装,另一方向用法兰连接进行装配式拼装,既能加快施工进度,又能保证安装精度;支架采用新型牛腿为主要受力构件,并在全局首次将爬锥结构用到大荷载牛腿上;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严格过程控制,通过智能温控系统实时监测调整,在横梁内部布置冷却水管,采取蓄水养护、喷淋养护等相关措施,确保下横梁混凝土施工质量。
巢马城际铁路作为安徽首条省市共建的城际铁路,它既是马鞍山市与合肥市的直接联通线,又是安徽通往上海等长三角城市的高铁新通道,对进一步完善区域高铁网,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大桥作为巢马城际铁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此次下横梁的浇筑不仅是主塔继续“长高”的关键转折点,更是为大桥顺利进入中塔柱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