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金茂璐 记者 胡昊) “这次真的要感谢村里的帮助,不然我家的13亩水稻和5亩玉米就要绝收了。”滁州明光市三界镇西王村的种粮大户曹长仕站在自己的田埂上,向西王村村两委干部连声道谢。
持续四十多天的高温少雨天气给西王村的农业生产带了极大影响,据统计,当前该村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900余亩,其中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受灾面积达4300余亩。西王村村两委在摸排统计农作物受灾情况期间,了解到部分村民组农田无水源灌溉,西王村村两委经过研究,购买了移动喷灌机、自吸泵、水带等抗旱设备,并迅速投入到抗旱救灾工作当中。经过几天的灌溉,西王村大部分农田都被灌溉了一遍。
今年7月以来,明光市三界镇未出现有效降水,全镇小型水库、塘坝蓄水严重不足,连续的高温天气给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据应急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2日,全镇农作物受灾面积14715亩,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油料绝收面积2305亩。为此,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上下联动,全面启动抗旱救灾应急响应预案,紧急召开抗旱部署会,分析研判旱情形势,科学制定调水方案,广泛动员辖区内群众开展农业生产自救。同时迅速启动抢堤外水补内水工程,加快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水库除险加固、坡改梯、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强塘坝、南沙河及小路河河道清淤、清障工作,确保打赢抗旱保粮攻坚战。
自启动抗旱应急工作以来,该镇投入11.6万元,紧急购买水泵、抽水带等抗旱救灾设备,并迅速投入到抗旱工作当中。同时紧急抽调应急、水利、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党员干部成立抗旱服务队,赴各村田间地头开展抗旱救灾指导工作,及时掌握受旱受灾情况,科学制定水资源调配方案。各村因地制宜,因田块施策,充分利用农田周边现有水资源,加强田间管理,广泛动员农户开展农业生产自救、补种改种等工作。
三界村党总支书记王军在指导当地农户抗旱期间得知部分村庄沟渠淤堵严重,部分涵管不同程度破损。王军第一时间组织村两委干部进行现场商讨,积极协调解决,将部分沟渠进行了疏浚,更换了破损涵管,大大提高了抗旱提水能力。
“旱情发生以来,镇党委政府积极主动作为,组织160多名党员群众投身到抗旱应急一线,维修抗旱设备、疏通沟渠,保障水源有效灌溉到田间地头。按照‘先保群众饮水,后保农业生产’的原则,科学做好水资源调度工作,有效解决用水矛盾,全力保障辖区内群众生活用水。同时组织镇村干部下沉村庄,逐户走访群众,摸排用水需求,做好宣传工作,积极帮助孤寡老人、行动困难的农户,及时为他们送去生活用水,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三界镇党委书记王志谋说。
截至目前,该镇共投入抗旱人力640人次,投入抗旱设备79台,提水超30万方,清淤沟渠2.3公里,更换破损涵管83米,解决了12800余亩农作物的灌溉问题,受益群众达5260余名,有效保障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