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高雅)在马鞍山市博望区新市镇刘山村雷公山村民组,村民孟明一大早就到地里查看水稻的长势。“再有个把月就可以收稻子了,现在种地比以前方便多了。”孟明说,田间的路都修得很好,沟渠也都畅通了,粮食产量和以前比也提高了很多,看着汩汩清流从抗旱渠的出水口流进农田,他黝黑的脸上泛起笑意。
与此同时,在博望区新市镇刘山村大塘村民组抗旱渠修建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提着水泥、握着瓦刀、砌着渠壁,没一会功夫,一堵80公分高的渠壁就砌起来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工程,项目完工后,将覆盖农田2700余亩,惠及农户845户。”刘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朱隆亮介绍道,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给村民带来了便利,还改善了村容村貌,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随着气温升高,田里需水量大,抗旱渠的修建迫在眉睫,我们在修建抗旱渠的同时,也加快了农田机耕路的修建进度,力争为播种、灌溉、收割等各项农事提供保障。”新市镇水利站站长李家强介绍道,农田灌溉在过去是一件让农民很费力、很头疼的事情。为解决这一难题,新市镇开展了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刘山村也借此机会实现了高标准农田面积全覆盖。
高标准农田建设关乎民生,更关乎乡村的振兴繁荣。近年来,新市镇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基点,围绕“田、土、水、路、电、技、管”综合配套,集中力量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有序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逐步形成“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高标准农田格局,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粮食安全的“底盘”更加坚实。
“下一步,新市镇将把提升粮食产能作为首要目标,把建设吨粮田作为核心标准,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新市镇将坚持工程建设与建后管护并重,坚持集中连片建设与零散地块治理相统筹,坚持产能提升与绿色发展相融合,推进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建设,确保粮食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切实兜牢百姓“粮袋子”。
如今,在新市镇各个村组,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涝能排、旱能灌、水土留得住、农机能进出……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许多昔日低效田、撂荒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平整后的田地阡陌纵横,宛如棋盘,建设完成后的高标准农田迎来了“良田”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