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杨雪 金奇猷 赵永莉) 为贯彻落实“五项重点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月29日,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成功执结一起涉民生长期未执行到位案件。
原告吴某从事瓦工施工工作,被告赵某系淮南某工程包工头,2012年11月,吴某与赵某签订了一份《瓦工清包合同》,被告赵某将其承包工程中的瓦工部分交由吴某施工,吴某组织工人进场施工后,该工程于2015年4月完工。经结算,赵某需向吴某支付瓦工班组工程款390000元,赵某给吴某打了欠条并签订还款协议,承诺于2016年2月前分三次付完全部欠款。赵某在陆续支付了工程款95000元后,余款一直未付清。2017年4月,吴某将赵某起诉至田家庵区法院,经审理判决被告赵某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一次性给付原告吴某工程款295000元。
因赵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吴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经多次线上查控、线下查询,均未发现被执行人赵某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导致该案一直未能实际执结。吴某申请执行的系农民工工资,在多次索要无果后,给其生活带来了极大压力,逢年过节就有工人上门要债,日子难以为继。
面对这起涉民生长期未执行到位案件,田家庵区法院执行局对申请人提供的任何线索始终高度重视。29日下午3点,执行干警接到吴某电话,得知被执行人赵某日常驾驶的车辆在合肥某小区出现,迅速反应,向防疫办报备后立即赶赴合肥。果然,放松警惕的赵某在其租住房中被堵了个正着,执行干警将其带拘传至田家庵区法院。
吴某一见到赵某瞬间情绪激动,破口大骂,执行干警见状先将双方分开,一边安抚吴某情绪,一边对赵某释法明理、言明利害,督促其履行还款义务。被执行人赵某向执行干警哭诉干工程亏光家底,经常被人上门追债,自己也想还钱,实在是没有能力,家中还有正在上大学的女儿,执行干警以其女儿还在读书,母亲要为其做表率为突破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才让赵某认识到拖欠农民工工资给吴某造成了多大的困难,当场真诚的向吴某表示忏悔,在执行干警的耐心劝导下,吴某也对其表示谅解。考虑到赵某的实际困难,确实无力一次性偿还全部欠款,一味地采取强制措施也达不到当事人预期的效果,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是最有利于双方的处理方式。但此时吴某仍心存担心,怕赵某再次不如约偿还,要求赵某提供担保,在一旁等候的赵某姐姐查某听到后,主动自愿为剩余欠款及延迟履行金提供连带担保。当晚11点半,赵某当场向吴某转账80000元,并签订和解协议承诺剩余款项分两次付清。至此,双方当事人从一见面的剑拔弩张转为握手言和,吴某对执行干警的工作高度赞扬,赵某对深夜还在忙活的执行干警表达歉意,拿到自己血汗钱的吴某激动的眼眶含泪,连声道谢。
民生连着民心。田家庵区法院将继续立足岗位实际,持续加大对涉民生案件的执行力度,让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生根落地兑现为真金白银,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忧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