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24H > 正文

淮南:减税降费措施落实有力见成效

2022-06-30 18:53:01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赵永莉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 (赵永莉 特约记者吴传贤) 5月29日上午,记者从淮南市召开的全市减税降费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出台后,淮南市财政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政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减税降费,取得了良好成效。“减税降费”政策共涉及全市约8万户企业和众多自然人。初步统计,前5个月,累计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和增加现金流超过21亿元,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介绍,自2019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尤其是2022年,国家出台一系列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增值税留抵退税、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社保费缓交、保险费稳岗返还等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力支持了企业发展,尤其是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极大的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加了企业现金流。该市积极应对转型发展任务艰巨、财政收支平衡矛盾突出等困难挑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减税降费工作的统一部署,创新工作方式,细化工作措施,确保组合式税费支持落地见效。

增值税方面: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标准,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了15万元。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继续实施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大力推进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等行业企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量,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

企业所得税方面: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100 万元的部分,减按 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 100 万元但不超过 300万元的部分,减按 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方面: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 1000 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六税两费”方面:我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按50%征收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社保费方面: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符合一定条件的,可按单位及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 (含补缴 )的一定比例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中小微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继续实施中小微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稳岗返还资金“免报直发”。大型企业稳岗返还返还比例从30%提高至50%。实施社保费缓交政策,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5个特困行业实施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保费政策的基础上,以产业链供应链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制造业企业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缓缴扩围行业所属困难企业,可申请缓缴三项社保费单位缴费部分,其中养老保险费缓缴实施期限到2022年年底,工伤、失业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1年。原明确的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保险费期限相应延长至2022年年底,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方面:对中小微企业征收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按现有费率的90%征收,降低驾驶许可考试费标准,降低部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项目收费标准,阶段性降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标准。

强化组织保障,完善工作机制。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成立市级减税降费工作领导小组,财税部门畅通会商渠道,建立会商机制,完善退库工作协调机制,实现“申请受理—流转核准—退库处理—资金到账”无缝衔接,确保直达快享。

强化政策解读,确保宣传效果。编制《2022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汇编》读本,印制《组合式税费政策支持要点》,及时送达企业。聚焦政策支持,梳理适用于淮南市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按优惠事项名称、优惠税种、政策概述、政策依据、有效期限、优惠方式等六个要素编制全市财税优惠事项清单。为破解疫情影响,创新推行线上服务,充分利用线上减税降费专栏、微信公众号等推送政策宣传600余条、咨询问答900户次。做客政风行风热线,为群众答疑解惑。会同市科技、税务部门开展高新技术企业“云培训”,线上授课,解答企业疑惑,帮助企业学懂学通政策,用足用好政策。

强化督查调研,保障落地见效。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园区,对大中型企业、规上企业、小微企业等十余户企业开展走访调研。结合“千名干部入企服务”活动,市财政局组织12名科级干部赴企业开展为企服务,共收集问题16个,已解决问题15个,正解决问题1个,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坚决打通“中梗阻”,畅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确保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强化清单管理,规范涉企收费。今年以来,该市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降费政策,降低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对小微企业和工业企业项目免收不动产登记费,对承租国有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免收3个月房屋租金,降费成果显著。今年1-5月,全市共办理收费基金减免业务16.7万件,减免总额约3900万元,惠及企业8.7万户,受益群众5千余人次。

强化社会保障,落实降费政策。落实社保缓交政策,对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零售、旅游、航空、公路铁路水路运输5个行业的参保单位,办理社会保险缓缴业务。1-5月,全市共办理社会保险费缓缴业务15户,缓缴317万元,涉及职工2370余人。继续实施中小微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稳岗返还资金“免报直发 ”,市本级第一批“免报直发”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2480.12万元,涉及中小微企业1853户,拟于本月底之前拨付到位。市本级第二批“免报直发”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4932.54万元正在办理当中。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