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片《大湾村的笑声》,以2集100分钟的篇幅,记录了大湾村人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探索艰难转型之路,最终摆脱贫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追梦前行的故事。
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地处大别山腹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作为安徽省金寨县7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2014年,这里的贫困发生率达20.6%。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大湾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攻坚大计。多年来,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大湾村从落后、闭塞走向兴旺、美好,山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9年的冬天,《大湾村的笑声》摄制组开始了在大湾村为期一年的驻村拍摄,记录下了这里朴实而又充满激情的生活状态,多角度、全方位地解读着大湾村人在战胜贫困中的解决对策和特色路径。
于细节处落笔,再现真实变化
该如何凸显“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和历史意义?从创作角度来讲,就需要在脱贫前后的变化对比中,生动直观地反映。拍摄的难度在于,摄制组进入的节点,是正在发生变化中的村庄,这就对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团队需要深入下去,于生活的细节处捕捉变化的过程,通过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记录,经年累月的蹲点拍摄,“积累”出大湾村人在脱贫路上的付出与收获、成长与喜悦,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纪录片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故事化叙事,讲述特色扶贫路径
该片将目光聚焦在诸多典型人物的个体选择和拼搏故事上,围绕脱贫攻坚中大湾村依托特有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的茶产业和旅游业,在故事化的叙事中描绘出大湾人在脱贫道路上走出的特色扶贫路径。如:贫困户肖细雨、杨习伦夫妇为改变生活,上山采野茶、晚上练炒茶、到决定报名参加制茶比赛;安全员汪达海带领全村青壮年,抗击洪水,确保旅游项目漂流工程顺利进行……产业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等内容也贯穿于片中的诸多细节与扶贫理念中。本片将区域特色和时代发展相结合,在“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主题下,确保焦点集中而不散,特色鲜明而不泛。
“扶贫者”与“脱贫者”的真实纪录
本片从小人物故事切入,呼应“精准扶贫”大主题,既有大湾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余静、村主任周端斌、村干部汪建国、周娟等人真实呈现的忙碌、热诚、理想、情怀,也有陈泽申、肖细雨、周秀凤等普通村民谋脱贫、求致富的生动故事,两种视角的阐释、两股力量的结合,才能书写出鲜活生动的脱贫故事,讴歌着披荆斩棘、迎难而上的时代精神。
纪录片《大湾村的笑声》以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故事为内容,描绘了一幅脱贫攻坚的“山乡写意图”,饱含着激励人心、催人奋进的暖心力量,留下了一段温情脉脉的脱贫攻坚影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将于3月5日-3月6日20:10连续播出该片;安徽卫视3月6日晚22:30,连播2集。(广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