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芜湖 > 正文

无为市: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迈上快车道

2020-12-03 16:48:00 来源:芜湖日报   编辑:李进   

近年来,无为市狠抓特色种养业产业扶贫工作,以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为基础,以特色种养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奖补为助力,以农技人员包村入户为手段,全面推广“四带一自”模式,确保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助推全市脱贫攻坚步伐迈上快车道。

举好产业发展“指挥棒”。无为市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坚持“编制一个好规划、选准一个好产业、打造一个好龙头、创新一个好机制、形成一个好体系”的“五个一”工作原则,紧扣资源优势,做好特色产业带动发展文章。宜农则农、宜果则果、宜渔则渔,因地制宜地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向特色要竞争力、向特色要生产力,努力做到镇镇有亮点、村村显特色。全市63个贫困村特色种养业得到全面优化,共发展特色产业6大类(渔业产业32个、林特产业13个、畜牧产业8个、蔬菜产业3个、休闲农业2个、茶叶等农业特色产业5个)。目前,63个贫困村特色产业全部达标,其中达贫困村“一村一品”标准14个。

健全产业扶贫“全链条”。无为市坚持“项目资金跟着贫困村、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的“四跟进”理念,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形成完整产业扶贫链条。2016年以来,我市共建成特色种养业示范园区170个,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62亿元,带动贫困户2.28万户,涉及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66个,年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890万元。全市共实施特色种养业产业奖补项目6.79万个,拨付奖补资金5852万元,惠及贫困户6.1万户次。

用好改革创新“杀手锏”。面对农村发展缺资金、产业发展缺土地的制约瓶颈,无为市在充分借鉴外地经验做法基础上,推进全域土地整治试点改革,探索土地“确权确股不确界”新模式,农户承包土地只确定地亩、不确定四至边界,流转土地则可“零存整贷”给新型经营主体,既能串地成片、增加大量富余土地,又通过设立“土地银行”进行承包流转,逐步形成了“政府得土地、集体得壮大、群众得实惠、企业得发展、环境得改善、城市得提升”的“六赢”格局。目前,已有温氏农业、三只松鼠、牧原股份、浙江亿利生态集团、紫约蓝莓、惠生生态园、元梦花海等一大批企业落地建设或达成投资意向。开城镇都督村冲里组,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并在惠生生态园务工,每年人均可获得3万余元工资收入。此外,还按高于当地零散土地流转市场价进行集中流转,户均可得3000余元。

打好政策扶持“组合拳”。无为市秉持以量保质、以质提量的扶持原则,通过打好政策、资金、项目、保险、技能扶持“组合拳”,不断增强扶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全市共投入特色种养业扶贫资金2.45亿元,其中到村资金1.76亿元,到户资金0.69亿元。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13.27万个,其中到村项目679个,到户项目13.2万个。5年来,共为1620户贫困户投保蔬菜、茶叶、水果、水产等特色农业保险,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后顾之忧。成立蔬菜、畜牧、水产、农机、林业等5个特色种养业扶贫专家组,抽调农业系统农技干部职工200余人,加强贫困户和带贫主体特色种养业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生产难题。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