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南陵县工山镇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要求,以全面排查“两不愁,三保障”工作为切入点,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为全面打赢2020全面脱贫攻坚战打下夯实的基础。工山司法所充分利用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中的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两项工作职能优势,积极维护贫困户、监测户、边缘户中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实现了精准“护”贫。
打通了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最后一公里,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工山公共法律工作站持续开展“法治扶贫”活动,加强对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的业务指导,并多次深入各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现场指导工作室人员开展法律援助咨询、调解工作,为群众提供了及时、专业、优质的法律服务。对于前来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申请援助的贫困人员,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快速办理,用优质服务质量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有效防止贫困人口涉法致贫、涉法返贫。完善 “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指引和提供”的平台建设功能定位,整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作用,要求村法律顾问实现群中即时服务,让贫困群众获得全方位、一站式、便捷性公共法律服务,扩大法律援助服务半径,使法律服务触手可及,方便困难群众及时就近提出申请。
配合村委会开展矛盾排查,重点关注特殊人员的法律需求
根据扶贫工作的要求,精准了解贫困户的需求,对于高龄、失能、贫困、伤残等贫困人员的医疗、保险、赡养、婚姻、监护等法律问题和法律需求,要给予重点关注,进行引导,对涉及法律纠纷的贫困户,帮扶责任人、联村干部要主动、及时与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联系,全面协助贫困户办理申请法律援助手续,努力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法律问题。努力弘扬敬老孝亲的传统文化,真正让贫困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正在接受社会救助的对象和无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等特定群体,建档立卡的扶贫对象,以及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的农民工,免除经济状况审查。
落实 “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
在全镇18个村设立一村一法律顾问,全面推进振兴乡村建设,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融合的乡村治理局面,通过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的推进,让法律顾问积极参与到大调解工作机制中,协助村化解各类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参与村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处理和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助力基层党委依法、妥善解决各类矛盾纠纷,把隐患化解于萌芽状态,保障社会大局稳定,为党委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提供法律护航。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围绕“法治兴村”建设,推行实施“三个一”工程,即:建设一个法治宣传栏、一个农家书屋、一个农民法治大讲堂。协助村(社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活动,驻村法律顾问根据现阶段三农突出问题,讲解与农民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村干部做到心中有底,助推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充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开展送法进村和法治文艺节目下乡巡演、基层普法讲座等活动,切实增强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的意识和能力。
自上半年以来,工山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及下属18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共提供法律援助咨询123人次,调处案件160起,形成调处案卷54本,其中涉及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调处案卷 38件。参与协调了乔村、桂镇等多个乡镇6起贫困老人因住房、赡养问题引发的纠纷,也为多名在矿山务工的贫困户讨回了疫情期间的生活补贴,务工工资,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目前,工山司法所已经全面完成2020年法律援助民生工作任务,实现了“应援尽援”,同时也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