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结合当前扶贫政策及籍山镇实际情况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联系服务群众优势,巧用“加减乘除”法,确保全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质量高、成色足、可持续。
勤用加法促群众增收。该镇把“四带一自”深化行动作为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主线”,建立“党支部+合作社+电商平台+党员+贫困户”的党建扶贫双推进的工作模式,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减贫激励机制,建成长乐村食用菌连栋大棚建设项目、界山村食用菌基地项目、先进村高标准连栋大棚建设项目,发展优质水稻、大棚莲藕、鱼、虾等1000余亩,鸡、鸭、鹅、鸽子等36000多只,全镇参与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的龙头企业8个、合作社25个、大户(家庭农场)9个,带动贫困户386户,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善用减法稳定脱贫成果。对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指标,因户施策,减少贫困人口;开展已脱贫人口以及相关政策落实效果“回头看”,全面落实多元化扶持与资助政策,及时跟进落实产业培育、技能培训、劳务就业和政策支持等措施,继续巩固扩大住房、饮水、用电、教育、医疗等保障力度,对遭受意外的或极端困难的贫困户,有针对性地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医疗再保障、办理丧葬事宜等定向保障待遇,为已脱贫户提供定向保障、给予保障,确保已脱贫户不再返贫,稳定脱贫成果。
优化乘法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扶智和扶志相结合的“乘数效应”,大力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选树典型活动,在脱贫攻坚典型培育的标准上,坚持高起点、高质量,积极为典型的成长成熟搭建舞台,使典型真正叫得响、过得硬;充分发挥脱贫攻坚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学习和推广先进典型的经验,努力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不断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精神力量,凝聚向优秀典型看齐、勤劳致富的强大动力,在获得外部“补血”力量的支持下,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早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抓实除法破陈规陋习。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合精神文明建设,规范制定涵盖移风易俗、环境卫生、家庭美德、乡风文明等内容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摒弃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逐步形成节俭、文明、健康的乡村新风尚;深入开展“明理、感恩、自强”主题教育活动,培育时代新风,提升政策知晓率,引导贫困群众心怀感恩,有效破除贫困户“等、靠、要”和个别贫困户“争闹访”等陈规陋习,让“文明、科学、健康”的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付玉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