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为期三个月“援非”行动回国的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治医师赵汉卫,正赶上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他毫不犹豫的放弃休整,主动请战,带队奔赴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支援。作为重症二科东组的医疗组长的赵汉卫,带领大家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接收第一批病人,处置第一个病人。他说:“‘火神重症’是危重患者的生命港湾,我一定会做到生命不息,奋战不止。”
军医“援非”归来再请战
2020年1月20日,赵汉卫作为第二批中国援莫桑比克军事交流专家,刚结束为期三个月的“援非”行动回国,正赶上新冠肺炎疫情。面对疫情,赵汉卫主动放弃单位给予的15天休假,回国第二天就返回工作岗位看望急诊、重症病人,协助医院筹划、部署防疫工作,放弃休整又马不停蹄的投入到新一轮战斗中来。
武汉疫情,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1月26日当听到部队需要支援武汉的消息,赵汉卫首当其冲自告奋勇递交了请战书。“作为重症医学科主任,我早已做好了上前线的准备,请组织批准我带队出征!”
在出征前的这些日子里,为了使团队成员更好的适应后期的工作,赵汉卫每天坚持学习有关新冠肺炎的知识,观看有关疫情的新闻,时刻关注武汉抗疫一线的情况,并在朋友圈分享疫情科普类文章,提醒更多人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防护能力。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重要“战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说:“我既是一名军人,又是一名党员,更是一名医生,在国家需要时,必须全力投入抗疫一线的工作,践行白求恩的精神,战胜新冠病毒。”
铿锵的誓言那是医者前行的歌唱,只是在告别时,看到妻儿流下的不舍泪水,赵汉卫心里不免有些酸楚,还没来得及好好陪陪家人就又要出发,但他知道,抗疫前方更需要我!
出征火神山医院打响病毒阻击战
1月31日部队在南京集结,培训后乘坐国产大型运输机降落武汉天河机场,奔赴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支援。
在火神山医院收治危重病人的战役打响之后,赵汉卫同志作为重症二科东组的医疗组长,带领大家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接收第一批病人,处置第一个病人,重症二科经常处于满员状态。每天这些患者的日常看护、诊疗,都需要他和他的团队来完成,而且进入病房的每一分钟都处于高负荷状态,工作量异常繁重。
工作时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隔离衣,带着护目镜,一个班下来,劳累程度可想而知。与繁重的工作相比,直面生死的压力则是更大考验。在战“疫”面前,把最专业、及时、温暖的医疗救治及悉心的护理带给病患。他表示:“医院培育了我这么多年,我终于能够将毕生所学用于治疗危重新冠病患,回馈社会和国家,我感到非常自豪。看到许多的重症患者在重症二科得到及时、科学、有效的救治,进而脱离危险,甚至转危为安,使我感到异常欣慰,也是我作为医生内心感到最开心的事情,再苦再累我都愿意。‘火神重症’是危重患者的生命港湾,我和我的战友们一定会做到生命不息,奋战不止”。
舍小家顾国家倾心救治病患
从除夕到现在,他一直都工作在抗疫一线,妻儿牵挂着他的安全,而他只能在在电话另一端不停地说:“没事,放心。”他,是丈夫,是爸爸,但更是一名战士,国是大国,家是小家。
2月7日,赵汉卫妻儿所住小区因有3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被实施全封闭管理,他的妻子也是一名医务人员,而当天正是她们医院支援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集结出发的日子,她一大早就忙着赶往医院为同事送行,结果却发现小区封闭,无法外出。当妻子一想到医院正是用人紧张的时候,在医院协调下坚持带着孩子离开小区,因小区离开后不得再返回,她只好吃住在医院,孩子独自一人被安排在单位公寓楼宿舍,但她还是很勇敢地说:“爸爸妈妈我很好,你们一定要加油!一定要做好防护!我相信,我们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一定很快就能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到时我们就能一家团聚了。”
一家三口分开在三个地方,晚上微信电话互报平安,再看看手机中存储的全家福照片,白天工作忙时根本顾不得想太多,夜晚休息时尤其的想念妻儿。人人皆道医护人员辛苦,在不见波澜的白衣白墙白床间,开出一朵朵暖色的花,他望着天际一轮金黄的月,恬静温柔,正如广大奋战在一线的抗疫人员,为人间撒下淡淡清辉,不记得失,不问前程。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承诺和誓言。(记者 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