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的陶楼小镇,微风和煦,百花齐放。长丰县陶楼镇杭岗社区的油菜花田,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游客——邓永刚。他拄着拐杖,一步一停,朝着他心中向往的春光挪动。
“在床上躺了一个冬天,现在天暖了,花开了,即使残疾了也想不负春光呀……”邓永刚目露笑意,“顺便接我的妻子下班回家……”
意外来临,乐观活下去
邓永刚,今年58岁,陶楼镇杭岗社区路西组普通居民,1987年和妻子马云美喜结连理,婚后生活幸福和睦。都说人生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意外总是沉重到让人难以承受。2005年邓永刚被告知身患强直性脊椎炎,会导致双腿终生残疾。突如其来的噩耗如同晴天霹雳,打碎了这个家庭所有人的希望。
“我埋怨过,家里还有个女儿没长大成人,为什么这病偏偏落在他身上,他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呀……”忆起当年,马云美泪眼婆娑,“可再感叹命运不公,生活难熬,日子还得过下去……”
为了让丈夫和自己一起走下去,马云美在病床前告诉他:“我没什么文化,但你也别小瞧我,嫁给你之前我也种过地,养过鸡鸭。现在开始,你做不了的,我来做!”
正因为这句话,邓永刚几乎没经历情绪低潮期,他很快接受了自己的“不足”,乐观地陪伴女儿成长,陪着妻子变老。
勇敢面对,一起撑下去
为了接过原本在邓永刚身上的担子,马云美硬生生让自己变成了“陀螺”,每天天不亮就开始转,一直到深夜才停下。家里7亩多的地,马云美翻了又翻,种了又种,油菜、水稻、麦子……一茬接着一茬,犁地、播种、打药、收割……一步紧随一步。多年来,地从未有一分荒芜过,马云美也没有歇过。她总是调侃这7亩地是“当家的”,家里4张嘴吃饭全靠它,要好好伺候着。
除了种地,马云美还操起养鸡的“旧业”,公鸡母鸡一起养,下的蛋舍不得吃,能孵小鸡的孵小鸡,不能孵的拿去卖。快过年时,挑几只养肥的鸡赶集去卖,卖的钱给家人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看着团圆的一家人,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马云美说。
照顾邓永刚也成了马云美的每日例事,端水洗漱,盛饭夹菜,擦身按摩,陪同锻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马云美从不曾抱怨,不曾放弃。
“我没什么文化,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从小我妈就告诉我,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抛弃责任,更不能放弃未来。对我来说,照顾家人就是我的责任,陪他到老就是我的未来。”
努力脱贫,幸福走下去
不放弃生活的人,生活也不会放弃你。2014年,脱贫攻坚战役打响,邓永刚户经过申请、评定、公示等环节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了国家扶贫政策,马云美轻松了很多,家里日子也渐渐好起来。
2015年,杭岗社区两委会议研究后,决定开发1个村级公益岗位,聘用马云美为保洁员,负责打扫居委会卫生。马云美一直有颗感恩的心,不论是当年的7亩地,还是现在的居委会,都被她“照顾”的很好。杭岗社区居委会的办公桌是干净的,地是反光的,水壶是满的,垃圾桶是空的,植物是精神的……走进居委会,总会神清气爽。
每月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马云美并不就此满足。田继续种,鸡继续养。“那时我的劲头十足,没日没夜地干也不嫌累,就想着多挣一点早点脱贫。”提起那时的自己,马云美透着自信。
通过3年的努力,2016年底,马云美家庭收入15000元,成功摘掉了穷帽子。脱贫后的两年,马云美更加“不要命”,在做好保洁员,种好田的同时,种萝卜,种南瓜,还养了200只鸡。2019年,家庭收入达到34000元,不仅稳定脱了贫,还在12月份带邓永刚去医院做了手术,换了股骨头。
“我右腿的股骨头坏死,站着、坐着、躺着都疼,我一直劝她不要那么拼命,日子能过下去就行了,直到她拿出存款带我去医院……”邓永刚说着流下了泪,经过国家一站式结算报销,换了右腿股骨头只花了5000元。
经过一个寒冬的修养,妻子精心的照料,邓永刚终于在春风十里、花香百里的最美季节站了起来。天气好的时候,总能看到他拄着拐杖在路边慢慢地走,悠悠地赏,等着下班的妻子和自己一起回家,相携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