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黄山 > 正文

黟县着力守住徽州传统文化根脉

2019-06-04 12:56:03 来源:黄山新闻网   编辑:董艳芬   

黟县根据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地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开拓创新,采取措施,有效地保护了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了徽州历史文化。

夏日里的黟县,草木葳蕤,一处处粉墙黛瓦定格在游客的镜头里。它们不仅是镜头里的美景,也是徽州历史积淀的见证,更是徽州薪火相传的文化根脉。黟县境内完整地保存了1684处不可移动文物和众多古村落,现保存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1590幢。为保护传承好世界文化遗产,造福子孙后代,该县完善保护体系,成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综合协调、指导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宏村镇、西递镇成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执法分局和规划分局,建立保护队伍,专门对遗产地进行日常管理;镇村两级建立保护组织和民间保护协会,形成了县、镇、村、民间组织(企业)自上而下四级保护管理体系和网络,做到对古建筑群划片划区“网格化”和48处国保重点古建筑的“亮证”管理。

为进一步健全遗产地保护制度,该县制定《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古建筑修缮管理办法、学生写生管理办法等制度,出台巡查工作细则及巡查制度;镇、村两级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明确了村民对古村落保护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强化管理约束,严格执行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定期开展遗产地执法监督,镇、村每天开展执法巡查;将保护情况与村民各项旅游分成、政策福利挂钩,对违章等行为扣除分成款;对遗产地实行包保责任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层层分工、层层定责,通过严格管理措施保证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该县还加大保护投入,近3年积极争取整合各项资金3亿多元用于遗产地文化资源保护。与此同时,该县还通过印发法律法规宣传手册、《致村民一封信》、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等方式,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增强村民参与保护管理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