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正式启动
安徽财经网讯:1月17日,黄山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总体方案通过专家组审查,这标志着我国首批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正式启动。
来自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旅游研究院、国家林业局等单位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对黄山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的申报情况进行全面审查,现场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质询。据悉,重庆三峡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方案同时通过审查。
黄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4.8米。黄山山高谷深,立体气候显著,气象景观丰富独特,气候环境优越,气象旅游资源具有稀缺性、典型性、稳定性、功能性等特点,在国内山岳型景区中名列前茅。
根据《气象旅游资源分类与编码》标准(T/CMSA 001-2016),对黄山历史气象观测资料(1955-2016年)综合统计分析,并采用近10年来图片影像资料比对,黄山气象旅游资源共有3大类、12亚类、54子类,主要天气景观有云海、日出、日落、朝霞、晚霞、冬雪、雨凇、雾凇、佛光等。其中,云海为黄山“五绝”之一,以美、胜、奇、幻著称,欣赏价值高。黄山云海日数多,年超过5成的云海达60天,以冬春季多,夏季少。
黄山气候稳定,据黄山光明顶国家基准站观测资料显示,近60年来,黄山地区气候变化、物候变化均不明显。黄山年均积雪日44.8天,云雾日259天,大风日116天,全年降水量稳定在2400mm左右,年平均气温8.1℃,夏季最高气温28.1℃,每年误差0.3℃。物候变化方面,以安徽省省花-黄山杜鹃花为例,每年开花时间相差不超过1周。黄山山高无夏日,是避暑旅游绝佳之地。
在两年试点建设期内,黄山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区将开展气象旅游资源研究,建设气象公园基础设施,开发气象旅游服务平台,开展气象旅游资源宣传,提高气象旅游服务水平,多渠道开发和推介气象旅游产品。试点期结束后,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区经验收合格后授牌。(葛旭芳 吴渝胜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