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讯 (www.ahcaijing.com) 2018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战决胜之年。芜湖法院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责任导向,围绕“三个90%、一个80%”核心指标,全面推进“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不断取得新进展。2018年1月1日至8月23日,全市法院受理执行案件15584件(新收14088件),同比增长30.21%;结案10571件,同比增长43.63%;结案率67.83%,同比上升6.57个百分点;执行到位金额16.74亿余元。
以强化责任为抓手,提升执行攻坚“领导力”
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芜湖法院“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市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全市各部门积极配合“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为执行工作鼓与呼,形成“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合力。
积极落实“一把手”工程。明确“一把手”十项责任,建立“首责双包”制度,成立“一把手”任组长的执行攻坚领导小组,推动“一把手”责任落实常态化制度化。市中院“一把手”先后30余次主持研究“一把手”工程实施意见、专项执行活动、“执转破”、执行质效、执行宣传等工作,12次赴县区法院调研督导。“一把手”承办执行案件66件,执结43件,执行到位金额2562.3万余元,带队赴现场开展执行活动41次,远程视频指挥16次,接待涉执信访人员200余人次。
以创新引领为抓手,提升执行攻坚“战斗力”
设置“失信彩铃”。在全省率先一体推进“失信彩铃”制度。对2705名失信被执行人设置“失信彩铃”,敦促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结案143件,执行到位金额2062.3万余元,分别占比6.8%、2.62%。
建立执行悬赏机制。联合保险机构,对42名涉金融案件异地被执行人发布悬赏保险公告。公开发布悬赏公告133人次,敦促11人履行义务,结案9件,执行到位金额124.7万余元,发放悬赏金2000余元。
深入推进“执转破”。出台《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转破”案件移送审查材料的具体要求》,成立破产审判庭,强化立审执衔接,“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期间共立案审理“执转破”案件7件,可化解执行积案134件。
以专项行动为抓手,提升执行攻坚“精准力”
开展腾房执行案件专项行动。2018年以来,全市法院联合开展强制腾退活动90余次,腾退厂房、门面70余户,房屋60余户,腾退面积47.9万平米。该项工作经验被《最高法院简报》和《人民法院报》介绍。
开展涉民生执行案件专项行动。4月3日以来,通过清明、五一、端午集中拘留、跨江执行、围猎老赖、清晨蹲守、夜间执行等方式开展涉民生专项行动31次,结案603件,执行到位金额3277万余元。共对34名申请执行人开展司法救助,司法救助金额25万余元。
开展第三方评估自评工作。市中院成立六人研究小组,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于7月25日前从严标准完成第一次自评工作,之后每周开展一次自评。市中院专门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一把手”深度参与自评,专题研究第三方评估自评工作,并提出针对性措施,倒排工期,确保最终顺利通过评估。
以协同联动为抓手,提升执行攻坚“聚合力”
凝聚内外执行合力。联合财政部门出台意见,设置企业破产费用专项资金,首批拨付200万“执转破”启动资金。联合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设立司法快查、快执常态窗口,查询、查封等事项即刻办理。联合宣传部门出台社会面宣传通知,营造强大执行舆论氛围。联合公安部门查人找车,从公安调取981名失信被执行人电子相片予以公开曝光。联合民政部门利用公租房妥善安置因强制腾退而无房可住被执行人。联合市交通局,利用公共交通工具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以重点保障为抓手,提升执行攻坚“硬实力”
实施执行优先工程。全市法院派驻32名司法警察,配备217名执行干警参与执行攻坚,超过15%配比要求。全市法院确定执行工作专用车辆28辆,为执行干警配齐配强对讲机、执法记录仪、笔记本电脑等执行装备。
实施执行信息化工程。全面推进网上办案,坚决杜绝“体外循环”。全面实行网络司法拍卖,上拍标的物1020件,成交额7.66亿余元,溢价率22.42%,标的物成交率77.22%,为当事人节省佣金2995.4万余元,可化解执行案件691件。试行电子送达,向853件案件当事人成功送达,平均节约用时3天。
实施执行监督工程。支持纪委监委驻院纪检监察组严格落实执行工作问责办法,邀请检察机关设立驻院执行检察室,以监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做好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新聘任28名代表委员担任特约监督员,主动邀请代表委员现场监督重大执行活动、远程视频见证执行现场等180余人次。6月13日、8月8日,60余名全国、省人大代表见证了芜湖法院强制腾房、案款发放,给予充分肯定。
实施执行暖心工程。全市法院217名执行干警举旗亮剑、冲锋在前,“五加二”“白加黑”成为工作常态,十分辛苦。中院党组统一部署实施暖心工程,“一把手”带头慰问执行干警及其家属,鼓士气、暖人心、振精神,确保持久作战、接续攻坚。芜湖法院关爱执行干警“暖心工程”获董开军院长批示。
以舆论宣传为抓手,提升执行攻坚“软实力”
坚持内外宣相结合。统筹协调执行局、宣教科、研究室等相关部门,凝聚“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新闻宣传合力。截至8月22日,中央级、省级媒体采用全市法院执行宣传稿件823篇,编写芜湖法院“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信息专刊26期,省高院采用信息21篇,其中2篇获董开军院长批示。
坚持两条战线并行。截至8月22日,中央级、省级纸媒报道64篇,其中《人民法院报》采用19篇(5个头版),《法制日报》1篇。中央级、省级新媒体报道759次,新华社客户端《天下无“赖”》微动漫单篇点击量超过100万。《今日芜湖》开辟专栏报道300余次,总阅读量超300万,单篇阅读量超20万。召开3次新闻发布会发布27件执行典型案例。
坚持突出社会面宣传。在全市范围内张贴、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在高速路口、高空广告牌、社区宣传栏、商场电子屏、车载移动电视等全方位宣传执行攻坚。制作发布执行微动漫《天下无“赖”》、微电影《破局》、H5微杂志,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况,营造理解执行、尊重执行、支持执行的社会氛围。
芜湖法院将紧紧围绕最高法院考核指标和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的作风,再接再厉、接续攻坚,全力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执行工作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叶起胜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 赵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