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黄山 > 正文

黄山风景区:奋力谱写依法治山新篇章

2018-10-08 12:33:09 来源:   编辑:陈明   

安徽财经网讯:黄山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与自然奇观,是祖国大好河山的杰出代表,以绝美的风光、厚重的人文、优质的生态、卓越的管理成为名录遗产地典范、旅游目的地标杆。2017年黄山风景区共接待超过336万海内外游客,未发生一起重大旅游投诉,旅游品质有口皆碑,管理水平业内一流。这背后不仅是黄山人的默默奉献,更是黄山人智慧的结晶。法治是黄山人很早就关注的治理方式,也是黄山管理的一大特色。

推动地方立法,夯实法治根基筑体系。1989年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国内第一个通过专门的地方性法规来加强保护管理的风景名胜区,也是黄山走上依法治山的起点。首开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黄山模式”之滥觞,创造性建立景点封闭轮休、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资金、古树名木特级保护等制度,成为其他风景名胜区的学习的标杆。为精准解决森林防火、古树名木保护等老问题和文明旅游、帐篷使用、救援管理、无人机使用等新情况,充分运用地方立法权限,坚持合法性原则、问题导向原则、可操作性原则,2017年黄山市政府以地方政府规章发布实施《黄山市实施〈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填补了景区行政执法存在的空白或短板,是一个接地气、操作性强的规章。《实施办法》的出台,标志着黄山风景区依法治山工作走向了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轨道,成为全国风景名胜区依法治理的领头羊。

《条例》《实施办法》是黄山保护、管理的总依据,也是未来发展的制度基石。当前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依据《条例》《实施办法》,在依法治山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围绕宿营帐篷、有偿救援、文明公约等方面,发布实施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制度体系愈趋严密、臻于完善。

开展“七五”普法,结合景区实际烘氛围。群之所举,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实现全面依法治山,不仅需要立法部门和执法部门的协同努力,而且更需要全民的参与和支持、需要全社会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黄山风景区历来重视普法工作,尤其是“七五”普法以来,以《黄山风景区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为基础,全面推进普法工作。抓特色,把《旅游法》《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风景名胜区条例》《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黄山市实施〈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办法》等法律法规纳入重点普法目录,根据普法对象,精准施策,有的放矢。抓关键,建立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各执法部门建立执法人员日常学法制度,景区各单位建立工作人员经常性学法制度,用关键少数的示范效应带动绝大多数,形成传导效应。各单位制定年度法律培训计划,确保单位全体人员长期接受法律培训,实现以点带面的普法成效。抓平台,利用景区各经营单位“冬训”活动的契机,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主动对接,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围绕“国家宪法日”“全国消防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世界卫生日”等节点和不同对象的学法需求,采取订单式普法、案例式普法、项目化普法,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抓渠道,黄山风景区不仅利用展示墙、宣传栏、LED显示屏等宣传阵地,还借助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力量,为景区营造尚法守制、公平正义、文明诚信、安全有序、和谐稳定的法治氛围。

实施综合执法,净化旅游市场求实效。近年来旅游市场乱象丛生,在新闻媒体上也屡次曝光,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是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一直思考的问题。针对以往旅游市场条块分割、九龙治水的局面,黄山市下大决心、出大力气进行旅游管理领域综合执法改革。成立旅游管理综合执法局黄山风景区分局,整合行使旅游、工商、食药等机构的88项行政处罚权,设立旅游综合执法大队、咨询投诉办理中心、旅游警务支队,实现“一个平台受理、一支队伍执法、一枚公章处罚”。旅游警务支队下辖南大门、云谷、北海等7个旅游警务工作站,建立旅游警务流动工作点,打造覆盖全山、面向游客的旅游警务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

旅游综合执法实现了行政执法由多部门间外部循环变为旅游综合执法机构内部循环,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能力得以全面提升,旅游管理体制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综合执法从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的飞跃。2017年共查处行政处罚案件49起,罚没金额达16万余元,未发生重大旅游投诉和旅游安全责任事故,旅游秩序良好, 来山游客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旅游综合执法成效显现,旅游市场环境得到有效净化。

开展专项督查,建立长效机制抓落实。法的生命在于实施,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山,按照“服务中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的工作思路,以“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落地生根为中心,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开展《条例》《实施办法》落实情况专项督查,重点围绕三查三看:一查学习宣传情况,重点看干部职工对《条例》《实施办法》的熟悉情况,是否对本部门的管理职责和赋予的职权了解掌握,是否认真开展学习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二查制度落实情况,重点看《条例》《实施办法》所明确的各项制度,如水资源保护、建设规划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害生物防控、垃圾清运处置、旅游秩序管理等是否已经建立健全并在工作中得到落实。三查行政执法情况,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原则,重点看是否开展了日常检查,行政执法案件的执法记录、研究决定、处置结果和自由裁量等事项等。

督查完成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梳理,研究分类处理意见,拿出“当下改”的举措,形成“长久立”的机制,扎紧制度笼子,建立跟进整改的长效机制,用制度的刚性保障《条例》《实施办法》的落实。

回望峰回路转,前瞻万水千山。黄山风景区一路征程蹄疾步稳,成绩在法治,动力靠法治,未来倚法治。但黄山风景区拉高标杆不满足,围绕依法治山的总目标,稳妥推进制度建设,朝着“名录遗产地典范、旅游目的地标杆”的目标奋勇前进。

全面推进依法治山,黄山风景区扬帆正当时!

(李志学 徐青阳)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