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黄山 > 正文

赵向荣

2018-05-18 16:48:07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吴巧薇   


平凡的岁月中,默默耕耘着无悔的人生

“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是他从教24年来的座右铭。在偏僻的乡村,他默默地守候着那份简单而执著的人生信念。

赵向荣,男,1970年出生,1994年大专毕业,就来到祁门县偏远乡村新安学校任教。那时的他也是一个充满朝气、有理想的热血青年,也和很多青年一样有追梦的憧憬。但是,他来自农村,深知农村的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求学的艰辛,于是,他中途多次放弃了进城考试的机会,坚定扎根农村、默默耕耘,至今已有24年的时间。 他24年如一日,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他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把“学厚为师,德高为范”这八个字作为自己的教学行动指南,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果。

守候一片热土,用行动践行诺言。记得刚来的时候,当时的学校很破旧,跟脑海中勾勒出的无法想象,没有操场,教室里的桌凳破旧不全,老师住的平房低矮,遇到刮风下雨的时候,屋內漏风渗雨。有时真让人感到倍加失落,但是看到身边一群活泼可爱的学生,那种孤独而又寂寞的心灵才得以藉慰。他深知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的份量,他没有退却,毅然践行自己的诺言。

从那时起,他就把工作看成了自己的生命,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山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作为一名理科毕业生,为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智慧,他利用课外休息时间,起早贪黑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自学得到了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凭,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激励感染了身边的同仁,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一股富有生命活力的学习热潮顿时在新安学校涌现;为了能正常开展体育课教学,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在校领导的支持下,他和志同道合的同仁们怀着满腔热忱,利用课余休息时间,用自己的双手挖地运土。记得,他做事的第三天,就出现浑身疼痛身体不适的症状,手掌也出了三个大血泡,大伙都劝他休息几天,他只笑笑继续低头做事,没有一丝怨言和退缩。冒着炎炎的夏日,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终于平整出了学生渴望已久的操场,竖起了木制的篮球架,看到一个个在操场上一边奔跑一边欢笑的学生,所有的汗水和辛苦换来了一丝欣慰。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他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和刊物,同时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向年轻教师学习,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师。每天,不论是早上、中午,还是晚上,都坚持到教室去,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力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传授学生知识时还教学生好好做人。在教学中他力争做到思路清晰透彻,讲解深入浅出,力求每一节课都做到精雕细琢。任教24年来,他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因为他出色的工作,历年来,他获得了很多荣誉:1996年度、1998年度、2001年度都被评为县优,2001年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1998年、2003年获得论文县级三等奖,2005年黄山市中小学教师全员业务考试成绩优秀,2016年度、2017年度都获得祁门县中考物理学科指导奖,2016年祁门县理科知识应用能力大赛中指导的学生获得二等奖, 2017年10月黄山市中小学物理实验说课荣获市三等奖,还有诸多优秀教师及师德标兵等称号,2017年获得安徽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荣誉证书。对他自己而言,已感很欣慰了,因为他的坚守,为乡村的孩子托起了希望,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亲身经历了整个乡村学校从破旧到城乡办学条件、教学设备翻天覆地的变迁。

撒一颗种子,用爱心培育花朵。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条件又差,有编制的老师能走的都走了,师资严重缺乏。在这种情况下,他以身示范,勇挑重担,在担任两个班的物理、一个班的数学,同时还毅然担任班主任工作,可以说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精神上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但是他只想着能为这里的教学事业再尽一点绵薄之力。作为班主任的他深觉师德之魂在于“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它能唤醒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可以沟通和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在教育工作中,他练就了敏锐的观察力,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并及时纠正、教育,使他们健康成长。在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中,千千万万的家长告别亲人,远离故土,成为打工一族,撇下未成年的孩子在家,有的由父亲或母亲单独照管,有的由爷爷奶奶照管。这一部分学生,由于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管教,有的无所事事,不思进取,有的甚至干出了违法乱纪之事。他班上有个男生,初一时成绩很优秀,老师们非常重视他的学习,到了初二却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随爷爷奶奶一起,疏于管教,该生染上一些不良的习性,他和任课教师多次找该生谈话,收效甚微,学习成绩依然下滑。有一次该生呆在寝室里偷偷抽烟,他得知后,顿时心头火起,但他很快地告诉自己要冷静处理,决定改变以往做法尝试一下新方式。于是找来该生促膝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又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冒雨徒步二十多公里的泥泞山路到该生家里进行了家访。交谈时间近三个多小时,当他起身要离开时,瞥见孩子眼中闪出一丝泪光。为了彻底转变该生的学习态度,他在班上专门组织开展“感恩父母”演讲活动,以及“助人我快乐”“父母辛苦啦”等主题班会,还在班上不时地向其他同学讲述该生怎样的聪明、在家里如何懂事孝顺,并和其父母联系让他们平时多多与孩子沟通,多多鼓励孩子,帮助建立起自信心和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此后,该生不仅与同学能和睦相处,还勤奋学习,后来考取了本科,该生在明信片中写下了“老师,真的谢谢您”这句话,让他的心田再次涌现出了一股暖流,让他深深地顿悟到师德之魂在于“爱”的真谛,也让他更加迷恋上了这“三尺讲台”。

24年来,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将自己献身于乡村的教育事业、甘为人梯,用自己的行动去爱护学生,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他将继续在平凡中演绎着精彩,在平凡中演绎着不平凡,在平凡的岁月中,默默耕耘着无悔的人生。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林贵华
下一篇:胡红琴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