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芜湖市鸠江区芜湖港朱家桥港区码头货场上,奇瑞集团汽车正运入港区,随后装船发往全球市场。本报通讯员 陶海金 摄
11月25日,芜湖港国际集装箱码头,300多辆奇瑞汽车在海关关员监管下缓缓驶入集装箱,发往海外市场。这一日常作业场景背后,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据合肥海关统计,安徽省汽车年出口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大关。
从2023年出口汽车72.92万辆,到2024年全年出口95.4万辆,再到2025年前10个月出口93.8万辆,现如今这一数字已经来到了100万辆……在中国汽车工业的版图上,安徽无疑是个低调的“上进生”,一路加倍努力、默默速行,终至当下受到广泛关注。
出口量加速增长的背后,是安徽汽车产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十四五”以来,全省汽车、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分别增长了2倍和15倍,今年前三季度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产量、汽车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目前已集聚奇瑞集团、蔚来汽车、大众安徽、合肥比亚迪、江汽集团、合肥长安、汉马科技7家整车企业,构建起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全覆盖的产品矩阵,形成“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
汽车产业成为安徽省首个出口额过千亿的产业。数据显示,安徽持续高位推进汽车产业开放发展,全省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由2020年的14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59亿元,占全省出口比重由5.1%增长至21.7%。目前,全省汽车产业链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近千家,其中出口超1亿美元企业20家。汽车产业已当之无愧地成为安徽外贸的“压舱石”。
汽车出口的高速增长,既源自产业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服务的“软环境”。
据悉,安徽深入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引导企业聚焦重点市场需求变化和贸易政策调整,灵活拓展俄罗斯、欧盟、中东、拉美等市场,借助汽车领域国际性专业展会举办了多场安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主题展。同时,加快建设4个国家级、3个省级汽车及零部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外向型发展;支持开放通道扩容,省内自建3艘7000车位滚装船,全省汽车远洋运输能力超20万辆。
“我们持续落实支持‘皖车快跑’12条措施和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20条举措,积极扩大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供给,引导企业充分享受原产地政策红利。同时,依托智慧海关建设,提升水运物流辅助系统智能化水平。在芜湖港实施‘抵港直装’模式,推进中欧班列全面实施‘铁路快通’模式,进一步畅通物流通道,减少企业通关时间和物流成本。”合肥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口岸开放能级,着力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通关环境,助力皖产汽车出口持续提速,为安徽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
记者 何珂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