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安徽向前丨六安:小小鹅毛 旋动产业“新”风

2025-11-21 16:26:17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编辑:孙晓帆   

“啪!”

一声清脆的击球声在六安市体育中心内炸响,洁白的羽毛球如流星般划过赛场,带着破风之声,引发现场观众一阵惊呼与喝彩。

场上的选手目光如炬,奋力比赛;场下的市民热情似火,呐喊助威。刚刚落幕的六安首届“羽林争霸”羽毛球挑战赛,不仅是一场速度与力量的角逐,更是一曲由“皖西大白鹅”领衔奏响的、关于产业转型与城市焕新的激昂交响。

比赛中的羽毛球,正源自这片土地上千家万户养殖的皖西白鹅。从“一只鹅”到“一颗球”,再到“一场赛”“一片景”,安徽六安正以其独特的资源禀赋,执“羽”为笔,书写着三产融合新文章。

一根羽毛的产业基石

这篇文章的开头,必须从一只鹅讲起。

地处北大别山区的六安,水域丰沛、气候温润,是国家级优良禽种——皖西大白鹅的理想家园。

这只“鹅”来头不小:它不仅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更以其“羽片大、毛囊深、羽梗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卓越品质,成为世界高端羽毛球制造的顶级原料。

位于裕安区的养殖户聂国宝告诉记者,一只成熟的皖西白鹅,仅能产出区区几克符合标准的“刀翎毛”,其珍贵程度,堪称“软黄金”。

国家级优良禽种——皖西大白鹅。岳阳摄

国家级优良禽种——皖西大白鹅。岳阳摄

多年来,六安深耕这一特色资源,将鹅产业做成了支柱性农业品牌。这里不仅是全国最大的羽绒集散地之一,更构建了从种鹅繁育、生态养殖到屠宰加工、羽毛采集的完整产业链。

据统计,“十四五”以来,皖西白鹅养殖规模从1300万只提升至2000万只,增幅达54%。羽毛产量占据全国羽毛球用毛市场的“半壁江山”。

这漫山遍野的“白鹅军团”,为六安奠定了无可比拟的原材料优势,也为后续的产业飞跃埋下了最坚实的伏笔。

一只球拍的产业升级

有了“世界级”的原料,六安人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产业变革。

他们不甘于只做原料的供应地,而是要“用自己的球,打自己的赛”,将价值链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基于得天独厚的鹅毛资源,六安的羽毛球制造产业应运而生,并迅速形成集群效应。本土企业如航羽、翎美等品牌迅速崛起,它们将原产于本地的优质鹅毛,通过分拣、清洗、烘烤、插球等近百道精密工序,转化为一颗颗品质上乘、飞行稳定的高端羽毛球。

俯瞰六安市城区。岳阳摄

俯瞰六安市城区。岳阳摄

六安市教体局群众体育科科长邱良永称,这里生产的羽毛球,因其落点精准、耐打度高,深受国内外专业队和业余爱好者的青睐,甚至成为多项国际赛事的指定用球。

如今,这条“从鹅群到球群”的产业链,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原材料的附加值,更催生了一个涵盖球体、球拍、服装、鞋袜等在内的体育用品制造生态。

昔日“论斤称”的鹅毛,如今“按颗卖”,化身为一颗颗“六安智造”的羽毛球,飞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实现了从资源高地到产业高地的华丽转身。

一座城市的文体旅新路

产业根基已牢,制造羽翼已丰,六安的探索并未止步。

如何让这只“羽毛球”产生更大的能量,带动整座城市的发展?六安给出的答案是:以“赛”为媒,铺就文体旅融合的新赛道。

首届“羽林争霸”挑战赛的成功举办,正是这一战略的精彩实践。这场赛事,远不止于竞技。它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体育狂欢,人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也在赛场外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六安首届“羽林争霸”挑战赛开幕式。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

六安首届“羽林争霸”羽毛球挑战赛开幕式。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

六安市文旅投资公司总经理杨爱琴表示,赛事期间,相关的文旅推介、特产展销、美食品鉴活动同步上演,将六安的山水风光、历史文化与体育精神巧妙串联。

一场赛事,“点燃”一座城。它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酒店客房爆满,餐饮消费红火,特产销售大增。

体育引流,文化赋能,旅游承接,六安成功地让“流量”变成了“留量”,让“过客”成为了“常客”。六安用一根小小的鹅毛,旋动了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汇聚成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动能。

当洁白的羽毛球在赛场上划出优美弧线,它承载的,早已不仅是胜负,而是这座城市在新时代浪潮中,振翅高飞的雄心与梦想。

人民网记者 周坤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