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如期而至。本次峰会以“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为数字时代的全球发展贡献新智慧,写下新的合作共赢注脚。
本届峰会不仅是全球互联网领域的年度盛会,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加快网络强国建设中以科技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
回顾“十四五”时期,中国信息通信业交出一份亮眼答卷。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累计建成5G基站470.5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及重点县市,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同时,我国在用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浙江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机器人与观众互动
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数字经济奔涌向前的显著特征。科技变量不仅是技术突破的代名词,更是驱动产业迭代、激活发展动能的核心引擎。从5G-A网络的规模化部署到万兆光网的全面应用,从算力生态圈的构建到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赋能,科技创新正以乘数效应激发产业活力,让传统产业插上“数智翅膀”,让新兴产业开辟发展新蓝海。在本届乌镇峰会上,从“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闪亮的前沿技术,到“‘六小龙’乌镇对话”引发的产业智慧碰撞,峰会的诸多环节都在诠释科技与产业融合的无限可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强网络、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本届乌镇峰会不仅集中展示覆盖具身智能、6G等前沿领域的领先科技成果,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标准发展报告》,聚焦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等重要议题,也通过互联网文化集聚区近距离触摸数字技术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一系列精品案例与产品,感受数字技术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更是提升人们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
今年乌镇峰会恰逢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10年间,这一理念已成为重要的国际共识,从理论构想转化为全球治理的一道“必答题”。无论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还是个人信息保护的强化,抑或电信网络诈骗的精准打击,都彰显出“发展与安全并重”的合作治理逻辑。乌镇峰会为各国企业、学者、政府代表共商人工智能治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共性问题提供了交流合作平台。
新技术、新合作,擘画新未来。可以想见,在“十五五”规划指引下,中国将在数字时代的画卷上书写更多发展奇迹,为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贡献更加强劲的中国力量,让科技进步的成果更好跨越国界、惠及全球。( 评论员 文峰)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