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辉煌“十四五” 奋力往前赶】一场“内外兼修”的进击

2025-11-08 10:47:50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田双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1.8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万亿元,年均增长6.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规模稳居全国第9位

■ 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连跨3个千亿元台阶,从2020年的5451.5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8643.7亿元,年均增长12.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2个百分点,居长三角第1位

“十四五”以来,安徽消费、外贸、外资、对外投资等领域情况如何?11月7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1.8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万亿元;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连跨3个千亿元台阶;“十四五”期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较“十三五”增长45.3%……一组组数据,共同勾勒出安徽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进击与突破。

提质扩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居全国第9位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民生幸福的“晴雨表”。安徽的这本“账单”怎么样?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1.8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万亿元,年均增长6.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规模稳居全国第9位。”安徽省商务厅厅长孙东海在发布会上介绍。

“账单”金额提升,买的东西、买东西的地方也发生了改变。

一组数据印证了更多好物走进了千家万户——2020年至2024年,全省限额以上智能和绿色家电销售额年均增长73.5%,通信类商品销售额年均增长10.2%;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由2020年的5.9%提升至2024年的46.7%。

“我们常态化举办‘徽动消费’系列促消费活动,建立消费品以旧换新与消费券发放相互补充、错位支持的政策体系,推动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绿色化、智能化升级。”孙东海说。

从经营主体来看,2024年,全省商贸单位超过41万家,较2020年增加15万家;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50亿元的大型商贸龙头企业分别达到39家、81家,较2020年分别增加27家、43家。

场景业态也在不断创新升级。2024年全省购物中心数量是2020年的2.17倍,每年超200家品牌首店落户安徽。合肥、芜湖入选全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共争取国家试点资金5亿元。合肥淮河路步行街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

扩容提质的同时,消费亮点也不少。以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为代表的新电商,迭代升级、加速融合。全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由2020年的13.2%增长至2024年的18.2%。2024年,安徽省在四大头部电商平台的直播零售额552.6亿元,居全国第8位,对网上零售增长的贡献率达30%。2024年全省即时零售交易额增长42.1%,订单量增长49.5%。

动能强劲:前三季度进出口增速列全国第5位

孙东海介绍,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安徽外贸实现逆势上扬、争先进位。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安徽外贸的强劲动能?

规模更大。数据显示,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连跨3个千亿元台阶,从2020年的5451.5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8643.7亿元,年均增长12.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2个百分点,居长三角第1位。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6.4%,快于“十三五”6.9个百分点,且高于全国平均增速7.2个百分点,居长三角第1位。

今年以来,依旧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前三季度,安徽省进出口增长15.7%,高于全国11.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5位、长三角第1位。其中,出口增长15.9%,高于全国8.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7位、长三角第1位。

结构更优。从具体产品来看,机电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由2020年的59%提高到2024年的7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汽车出口数量稳居全国第1位,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额居全国第6位。从贸易伙伴来看,安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达到53.6%,高于全国平均3.3个百分点。

活力更强。在安徽,勇闯国际市场的企业越来越多。全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1.3万家,年进出口额过亿美元企业146家,分别比“十三五”末增加3947家和51家。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到51.8%,第一大外贸主体地位更加巩固。

开放平台也释放出更多活力。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自挂牌以来,累计推出236项制度创新成果,新型研发机构技术经理人股权激励模式等47项为全国首创,“联动接卸”监管、商业秘密保护新模式等1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区内市场主体数量达8.4万家,是设立之初的2.7倍;进出口额占全省比重由2021年的22.3%提高到2025年前三季度的31.6%,累计实际使用外资占全省比重达到38.1%。

精准链接:构建全球资源配置“生态圈”

德国大众在合肥建设德国本土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18个全国重点外资项目在安徽落户,数量居全国第8位、中部第1位;今年前10个月,全省实际使用外资预计增长5%……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安徽投下“信任票”。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吸引外资、稳定外资力度,大力实施优势产业‘抱团出海’行动,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孙东海介绍,安徽创新打造“海客圆桌会”“徽动全球”合作伙伴计划等外资招引平台,精准链接和配置全球资源。

全省实际使用外资额从2020年的103.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3.7亿元,年均增长4.5%,快于“十三五”时期3.2个百分点,且高于全国9.1个百分点。制造业引资占比达到51.3%,较2020年提升了25.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增长了2.1倍。“十四五”期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较“十三五”时期增长45.3%。

高质量“引进来”,也要高水平“走出去”。

安徽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组建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设立33个海外商务服务网点,皖企高质量“走出去”的步伐更加稳健。

据介绍,全省对外投资规模从2020年的14.4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26亿美元,年均增长15.9%,快于“十三五”时期7.7个百分点,且高于全国9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对外投资增长16.6%,高于全国12.6个百分点。860多家皖企在海外设立1400多家企业。

“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顶层设计不断加强,我们支持奇瑞汽车、国轩高科在北非、东欧等地区建设新能源产业园,积极推动中泰‘两国双园’项目建设,对领衔建区企业和入驻园区企业给予支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出海。”孙东海表示,将持续大力实施优势产业“抱团出海”行动,助力越来越多的安徽企业“出海”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

记者 何珂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