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高级研究员爱德华·菲什曼的文章指出,虽然美国将关税用作武器,但其实际威力要弱于美国的预期。
文章说,今年夏天,美国与欧盟、日本和韩国达成了不平衡的贸易协议,并实施了其承诺的大部分所谓“解放日”关税。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宣称将利用关税迫使世界其他国家屈服于美国的意志。文章说,美国的自信源于“进入美国市场至关重要,其他国家会不惜一切代价来保住它”的想法,但这种想法却是错误的。欧盟、日本和韩国是美国亲密的安全盟友,依赖华盛顿的保护。他们的让步反映的是战略依赖,而非经济屈服。欧盟之所以接受不平等协议,是为了维持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而不是因为关税问题。
文章以印度为例指出,事实证明,美国安全保护伞之外的国家远没有那么容易屈服。更糟糕的是,关税将原本的商业算计变成了政治算计。此外,作者认为,最大的问题来自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各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并不像美国想象的那么重要。
文章表示,当关税被用作经济武器时,利用的是美国作为世界最大进口国的地位。尽管如此,美国仅占全球进口额的 13%,远低于其在全球 GDP 中 25%的占比。作者表示,关税虽然会剥夺外国出口商的销售额,却也会推高美国国内物价并扰乱供应链。通常情况下,关税对美国企业和消费者造成的伤害,远大于对目标国家的冲击,因为这些目标国家完全可以将贸易转向其他地区。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