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辉煌“十四五” 奋力往前赶】执“绿”为笔,安徽制造焕新颜

2025-10-20 11:48:28 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编辑:孙晓帆   

近日,记者走进池州高新区安徽九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看到,工人们正加紧生产一批即将发往沪苏浙的锌合金产品。车间内,崭新的智能化设备有序运转,地面洁净、空气清新,不见传统冶炼厂的粉尘弥漫,整个生产过程清洁、高效。

“通过持续技改,我们真正做到了‘用矿不见矿、用煤不见煤、生产不见尘’。”企业负责人钱晓峰介绍,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环保投入,积极建设“无废工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7%以上。

近年来,池州市制定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绿色工厂培育政策,系统引导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十四五”以来,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8.2%,超出全省同期降幅14个百分点。同时,通过推广绿色技术应用,推动重点产品单耗持续下降,吨钢、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分别下降16.1%和6%。

在合肥高新区,光储产业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集聚了阳光电源、通威、晶澳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建有大尺寸高效组件、高效逆变设备、储能设备等先进产能产线,形成了覆盖关键零部件—组件—逆变器—储能电池—电站运营的联动布局。

近日,全省首套“高效光伏热泵机组”在中科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的屋顶天台投入使用。依托“光储直柔”技术,这片6000平方米的屋顶成为开展“光合作用”的“试验田”。即便阴雨连绵或冰雪覆盖,该装置仍能稳定输出能量,为园区健身房持续供应恒温热水。

“我们在屋顶‘种植’的是以光和热为燃料的科技‘绿植’,它们持续产出绿色能量,预计每年可为园区减少碳排放700吨,碳强度下降21.3%。”中科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池州与合肥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实践,是安徽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动缩影。

“十四五”以来,安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全省清洁能源占比显著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越煤电,占比达52.9%。目前,全省八成国家级和省级园区已完成循环化改造,合肥、芜湖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扎实推进。

与此同时,安徽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车轮上的减碳”成效显著。充换电“一张网”不断完善,充电桩已覆盖全部高速服务区和乡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倍,新增超过130万辆。粮食节约、“以竹代塑”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全社会节能降碳意识持续提升。

作为全省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实现跨越式增长。2021年至2023年,产业营收接连突破3000亿元、4000亿元和6000亿元大关,2024年已达8290亿元。其中,光伏电池片、组件产量均占全国约1/5,光伏玻璃产量占比近半。产业项目落地不断提速,2022年至2024年,每年落地项目均超过1300个,为全省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车间到园区,从企业到产业,安徽制造正以“绿”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 本报记者 罗晓宇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