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安徽合肥:秣马厉兵备良机

2025-10-14 18:17:28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编辑:杨蕊   

走进稻浪翻金的庐州田野,醇厚谷香的丰收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为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安徽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围绕农机“大协同”作业,积极构建从田间机割到烘干入仓的秋粮全程机收综合服务矩阵,抓紧抓实农机备战工作,确保秋收农机具备得足、用得上、收得好,全力打好护卫秋粮丰收到手的农机大会战。

农机收割要入田,严格安检第一关。连日来,合肥市农业农村部门强化市县联动,持续推进农机安检便民服务下沉田间地头,从源头加强安全管控。在巢湖市苏湾镇的田间小道上,巢湖市农机监理站站长陈俊生带领团队开展“送检下乡”服务,顶着烈日,弯腰俯身对每台拖拉机、收割机的发动机、刹车等系统进行逐项安检,确保每一颗螺丝都拧得牢固。“每台秋收农机都必须‘健康上岗’,我们严格执行安检技术规范,绝不让一台‘带病’机器下田。”陈俊生表示。苏湾镇农机大户程永龙一边调试他的联合收割机,一边向记者感慨:“送检下乡真是省事省钱!往年跑城区检验,来回大半天,耽误农时不说,油费也不少。现在家门口就能搞定,还送了我们灭火器,免费张贴反光标识,安全更有保障!”目前,全市已完成送检农机检修1444台次,同步开展现场安全教育60场,农机手安全意识提高。

围绕规模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秋粮机收不同需求,合肥市农业农村部门不断优化农机作业组织方式,探索建立以农机服务组织为主体、种粮大户参与、小农户使用方便的体系化机收综合服务机制,变过去农机服务组织“单兵突进”为多元参与的“体系作业”,全力保障机收覆盖率和效率。庐江县双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整合了联合收割机和无人机等秋收机械120台套以及机手资源,单机日作业能力达40至50亩。“我们通过农机和机手资源的体系化整合,根据作业田块优化资源配置,抽调骨干力量,分片区包干,帮助种粮大户调试农机、更换零件,确保设备零故障。同时为缓解秋粮抢收时小农户用机难问题,推出了‘共享农机’服务模式,为小农户提供低价租赁服务,确保农户用得起、用得好。”合作社理事长倪晋龙告诉记者。目前,全市41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的9920台机收设备保养到位,只等水稻成熟、天气晴好,立即开镰抢收。

精良的装备,需要“精兵”操作的“含技量”。庐江县农业农村部门开展高素质农机手专题培训,邀请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专家教授等讲授智能农机的前沿发展和安全操作,3期专题班的150名机手经过安全事故警示片教育、实训“倒库移库”“模拟收割”等通关培训,不断提升农机安全规范化管理水平。“这场培训就是秋收前的‘及时雨’!”庐江县谷胜合作社理事长周大勇表示,“不仅学习了安全规程,更练就了真本事!回去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大伙儿给合作社所有农机设备来一场‘体检’,该换的零件绝不含糊。”目前,合肥全市已开展安全生产等各类集中培训38次,培训机手、修理工数量3000人,同时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内部培训,做到机手培训全覆盖。

农机秋收的力量不仅在农田作业本身,还在于机烘的托底保障。颗粒归仓,最怕“天公不作美”,烘干中心成为应对连续阴雨天气、保障秋粮品质的“最后防线”。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聚焦烘干中心高效备战,围绕防范火灾爆炸、机械伤害、粉尘危害和电气安全等隐患,组织专门力量,深入烘干基地指导排隐患、促产能、强保障。长丰县造甲镇溢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烘干基地负责人崔俊勋表示:“我们的烘干能力在780吨左右,15~20小时就能将水分从25%降到13%,相当于上千亩晒场。”目前,全市261家农机烘干中心已全面检修备战,在用烘干机数量1718台,日烘干能力可达1.35亿斤,确保秋粮安全入库。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