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雷达盯害虫、卫星测墒情……智慧气象护航 “三夏”生产

2025-06-20 15:29: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杨蕊   

“三夏”生产既关系夏粮丰收归仓,又决定秋粮生产基础,气象部门提早部署,通过加密观测频次、强化气象卫星遥感监测等手段,以更实、更细的气象服务和科技支撑,保障“三夏”生产。

农时不等人,17日夜间,在河北省望都县邱庄村,无人机光束照亮了整块麦田,农民正在连夜抢收小麦。6月天气多变,气象部门增加雨情信息发布频次,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将预警信息传递到农户手中。

为确保“三夏”生产顺利进行,河北沧州南皮县充分发挥气象科技“前沿哨点”的作用,全县9个气象监测站、1台气象雷达车24小时待命,对温度、湿度、雨情、光照等涉农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

河北沧州南皮县气象局副局长 韩达:我们能提前一周提供降雨预报,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气象大喇叭发布抢收预警,为农民、种植大户适时开展夏收夏种作业提供准确的气象依据。

“三夏”期间,也是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的关键时期,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利用天气雷达空中生物识别技术,可监测典型迁飞性昆虫的“足迹”。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高级工程师 吴东丽:水稻里的稻飞虱是属于迁飞的害虫,原来只能通过天气形势来判断,有了天气雷达的实况监测,我们相当于有了实际的观测数据,不仅知道它起源于哪里,而且还可以根据天气形势来预测它可能迁飞到哪一个目的地,提前采取消杀的措施。

通过多部门协同、科技支撑和精准服务,2025年夏收气象保障工作有效降低了灾害影响。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宋迎波:国家气象中心成立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班,联合农业农村部、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强化夏收气象灾害联防联控。实现国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评估一体化。

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助三夏生产

三夏时节,先进完备的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已成为山东农业生产气象保障工作的核心支撑力量。山东利用全省气象遥感一体化业务平台,及时为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的生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00:48

在山东省气候中心记者看到,依托米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气象部门能够精确勾勒出粮食作物的种植边界,相关数据广泛应用于农业保险、农业补贴、种植结构调整规划等多个领域。

在作物生长全周期监测方面,冬前、返青期等苗情监测通过捕捉作物苗期差异,为苗情转化升级提供了科学依据,助力农户及时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

山东省气候中心副主任 李峰:在夏种关键时期,农田墒情遥感监测能够动态追踪土壤水分含量及分布状况,为夏种播种深度、灌溉时机与用水量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