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请转发: 主动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推动皖沪合作向更深层次拓展 https://www.ahcaijing.com/2025/yaowen_0318/542617.html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安徽:推深做实林长制 加快打造高质量绿美江淮 https://www.ahcaijing.com/2025/yaowen_0318/542620.html

2025-03-18 13:54:55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编辑:杨蕊   

春日里,四川广元剑阁县内传开了一个消息:“82岁的美国朋友贾和普又来走蜀道了!”

自2001年初次探访古蜀道以来,今年是这位美国“老朋友”第25次寻访这条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千年古道。

20岁时,贾和普在看展时驻足于一幅唐代山水画《明皇幸蜀图》前,被图中左上角悬崖峭壁上的栈道深深吸引,久久难以忘怀。“太美了!这种栈道真的存在吗?”

谜底到2001年被揭晓。在偶然读到关于古蜀道的徒步指南时,贾和普得知那段令她魂牵梦绕的栈道位于中国四川的东北部。她迫不及待地来到广元剑阁,在当地人的引导下,终于找到了这条让她念念不忘的古蜀道。从此,一段跨越20多年的“佳话”开启了。

3月15日,贾和普(中)和朋友们在广元市剑阁县古蜀道上漫步。新华社发 刘仁 摄

初次踏上温润光滑的石板路,贾和普动容地说:“我能感受到无数人流、车马曾在此经过,这是经过岁月打磨才有的感觉。”在她心中,这条3000多年历史的古道,能让她与古人对话。“那一刻我的心安静下来,古柏古树如此高大,在历史与自然面前,我感到自己如此渺小。”

2025年,贾和普第25次站在古树绿荫下,熟悉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叮铃铃”的马铃声好似响起,“百年前的商队正从历史中向我走来。”她动情地说。

在古蜀道拦马墙段,曾帮助贾和普找到古蜀道的陈洋正翘首以盼。“我的老朋友呢?她在哪里?”陈洋激动地挥手致意,贾和普快步上前,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我们要一直走蜀道,走到100岁。”陈洋说。

3月15日,贾和普(右)在广元市剑阁县古蜀道与朋友陈洋交流。新华社发 刘仁 摄

古树见证下,老朋友久别重逢,新故事仍在续写。最近几年,贾和普每年都会带来十几位对蜀道文化感兴趣的朋友同走蜀道。她一路走,一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我们走的拦马墙路段,修建于2300年前。”她指着路旁的矮石墙说,“古时有很多马匹走过,为了防止马跌落,在转弯的地方垒了矮石墙。”

古蜀道的变化让贾和普欣喜。初访蜀道时,道旁的古柏虽挺拔苍翠,却少有人看护;几年后,每一株古树都被挂上铭牌,并有专人进行巡查养护。

贾和普还注意到,铭牌上多了二维码。她用手机扫描后,看到一张详细的树木“身份证”:编号、科属、健康状况、树龄、保护等级……“太棒了,我很高兴看到他们把古柏保护得这么好!”

3月15日,贾和普在广元市剑阁县古蜀道用手机扫描铭牌上的二维码。新华社发 刘仁 摄

为更好保护古树名木,3月15日,中国政府正式施行《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规定“日常养护责任人应当严格履行养护义务”“禁止采伐古树名木”等。剑阁县翠云廊古柏保护中心主任唐天勇说:“条例的施行,为蜀道翠云廊的赓续传承撑起‘保护伞’,让蜀道古柏万古长青。”

参天古树亭亭如盖,青石板路散发古朴韵味,空气温润沁人心脾……如今的古蜀道已然成为众多人心中的“人文徒步天花板”,新增卫生间、停车场、路标等便利设施,在保护历史遗存的同时提升着人们徒步的体验。

走在蜀道上,贾和普遇到了来自成都、上海、武汉多地的游客。“在保护好古道与古树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亲身走上这条美丽古道。我要向过去和现在所有精心保护这片壮美树林的人表示最深的谢意。”她说。

2015年与2024年,贾和普两次在古蜀道旁种下的柏树苗,如今正茁壮成长。一旁的古柏郁郁葱葱、苍劲挺拔。这段跨越古今、连接中外的故事仍会继续。新华社记者萧永航、赵怡宁、边思琪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