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权威访谈|对话宫希成:揭开武王墩大墓之谜

2025-01-11 14:18:48 来源:新华社   编辑:孙晓帆   

如果文物有记忆,安徽淮南武王墩墓中的大鼎、龟甲、琴瑟和鱼钩,一定记得2000多年前它们随楚考烈王下葬时的情景;如果文物有记忆,它们也一定会记得公元2025年的今天。

记者1月9日从安徽省文物局获悉,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日前已全部结束,共出土各类文物1万余件(组)。根据墓葬规模和结构形制、出土文物及文字材料,对照历史文献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墓主人身份为战国楚考烈王。武王墩一号墓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座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楚王墓。

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为避强秦迁都寿春(今安徽淮南市寿县),这是楚国“七都六迁”中的最后一次。三年后,楚考烈王熊元(熊完)在寿春离世。又过了15年,秦灭楚,800多年的楚国,在此落幕。武王墩大墓把人们带回到大一统前曾多民族交融、文化璀璨绚丽的楚国,埋藏在墓中2000多年的谜题,浮现在世人面前。

从淮南武王墩墓科学考古发掘开始,新华社一直跟踪拍摄,并对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领队宫希成进行了专访。

武王墩墓地是一座带围壕的大型独立陵园,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墓坑中部用枋木构筑“亚”字形椁室。椁室分为九室,椁室所用木材上均写有墨书文字及与之对应的刻凿符号,标示椁板方位和侧室名称,是目前发现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楚国墨书文字。

这是安徽淮南武王墩主墓木椁室布局(周边盖板揭取后)。

这是安徽淮南武王墩主墓盖板上发现的部分墨书文字。

武王墩一号墓出土最高等级的礼器组合,包括基本完整的礼容器、礼乐器组合,是讨论楚国丧葬礼制中“器用制度”的重要资料。礼乐器包括编钟、编磬、瑟、鼓、竽等,乐器面貌与战国早中期高等级楚墓相比变化较大,大型组合编钟被丝竹类乐器取代,生动呈现了战国时期楚国礼乐文化的发展演变。

武王墩墓出土的漆木瑟(2024年5月15日摄)。

武王墩一号墓还发现“以俑代人”的殉葬系统,西室是两座基本完整的“木俑坑”,分室内陈列共超过280个木俑,另有漆木模型车、木模型剑、竽、瑟等,木俑规模大、种类多、保存完好。

武王墩墓出土的木俑(2024年5月14日摄)。

“武王墩一号墓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座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楚王墓,同时还是两周时期保存最完好的王墓。”宫希成表示,其出土文物及其所蕴含的制度内涵,对研究周、秦、楚、汉历史演变和秦汉中央集权大一统国家及文化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李姝莛、刘春晖、杨志刚、陈梦、刘美子、金剑

 

》》》视频请点击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