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副刊 > 正文

大白象滑梯

2025-10-14 17:04:30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合肥城里,逍遥津公园中,有一头大白象。它非血肉之躯,乃水泥与大理石塑成,却比许多活物更长久地活在人心里。象身灰白,鼻作滑梯,自我记事起便在那里,静观着人世的流转。我第一次见它,是被父亲扛在肩头去的。那时我约五、六岁,弟弟尚在蹒跚学步。父亲是个沉默的工人,母亲在一旁不断叮嘱“小心”。那大白象在我眼中真是硕大无朋,象鼻斜斜地伸下来,孩子们挨个滑下,笑声尖锐。父亲将我抱着滑下滑梯时,我触到那水泥表面粗砺的质感——这感觉竟一直留在指尖。弟弟滑下时跌了一跤,哭起来,母亲赶忙去哄,父亲则大笑,那笑声今日犹在耳畔。那时的我们,衣衫虽旧,却洁净,脸上的笑容也纯粹,仿佛这滑梯便是天下至乐。

后来上学,春游必至逍遥津。同学们有的带了茶叶蛋,有的带了面包,还有家中条件稍好的,居然还带着刚问世的袋装涪陵榨菜。榨菜用真空袋包着,咸香辛辣,是一种我们从未见识过的舌尖感受。我们你一口我一口地分食,嘴唇被辣得通红,却觉得那是无上美味。坐在大白象身下的阴凉里,我们谈论着未来的梦想,有人说要当科学家,有人说要周游世界。少年的话语轻狂,却被大白象默默听了去。那时的滑梯已被磨得光滑,象身上也多了些斑驳,但依然坚固,如同我们当时坚信的某些东西。

中专那年,陪外地同学来游。他们初见这象,也是深感新奇。我和他们说:“这是我们合肥人的宝物。”颇有好东西就与大家一起分享的感觉,于是众人合影,勾肩搭背,背后是大白象温顺的眼睛。照片是黑白的,如今已泛黄,但照片上的那些人,竟真做了一辈子的朋友。其中有些人或南下经商,或长居异地,难得一见,但每次重逢,必先问:“那大白象还在吗?”工作后,陪客户游园成了常事。我领着他们走到象前,讲述它的故事。这些走南闯北的人起初不以为意,但听我说着说着,竟也都沉默下来。有个天津客户说:“我们那里也有这样的老物件,小时候常玩,后来拆了。”他的眼神飘忽,似是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住处也搬到了大白象几十公里外的新区,不知不觉,已有几十年未见它了。一日饭后心血来潮,和妻说,我们去逍遥津看看那个大白象吧。于是欣欣然与妻坐着地铁前往,一入园,大白象依旧,在老地方默默站立。

滑梯前排起长队。孩子们穿着鲜亮,在家长呵护下逐一滑下。有个小女孩滑到一半害怕了,哭起来,她的父亲急忙跑到滑梯尽头接应。这一幕何等熟悉,让我倏忽间看见四十多年前的父亲。如今的父母们举着手机拍照,孩子们的笑容被即时存档,与我们的当年一般真切,只是背景已从水泥世界换作了数字宇宙。

我伸手抚摸象身,水泥的粗砺感依旧,只是多了许多裂缝,被细心修补过,看过网上的新闻报道,这是前年封园重新规划改造维护后的结果。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大白象能存至今朝,已是侥幸。

白云片片,阳光斑驳,大白象的身影拉得很长。它见证了多少人的童年,收纳了多少秘密的欢笑与泪水。那些曾经滑过它的孩子,如今散在天涯海角,有的富贵,有的平凡,有的或许已不在人世。但大白象还在那里,如同一个沉默的誓言。

离园时回望最后一眼,大白象在暮色中愈发显得苍白而巨大。忽然明白,我们怀念的何止是一具水泥滑梯,更是那个简单纯真的年代——那时快乐很容易,友谊很长久,未来很遥远。而所有这些,都凝固在这头不会说话的大白象里,成为一座通往过去的桥梁。

桥这头是今我,桥那头是昔我,中间,隔着五十余年的人世沧桑。张健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上一篇:来去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