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副刊 > 正文

挣足学费去报名

2025-08-25 21:29:50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时光对于一代人的烙印如何,当下人或许无法清晰地知晓。而回过头来,过往的痕迹却分厘可见,就像40多年前的暑、寒假期间,帮家里搞完“双抢”、砍好“柴火”后,我就马不停蹄地做买卖、砍杂竹出售等,挣足学费去报名。

一公斤猪肉仅卖两元钱的年代,小学的学费已高达10多元,这些钱对山里农家而言,是一笔数额不低的支出。读小学二年级时的那个暑假末端,暑假作业基本做完,一天上午,一小孩背着木箱走村串巷卖冰棍激发灵感,就把自己挣学费想法告诉了父母。当晚家庭会议上,父母及哥哥便帮着分析适合小孩子经商市场前景,经家庭成员广泛讨论,父亲最后同意我提前计划的两套挣学费“方案”:走村串巷卖冰棍失败后,就上街摆小人书摊。

依稀记得,那年立秋后一天早上6点,父亲叫醒我并塞给我20元钱,让我去镇上“批发”冰棍。等我赶到冰棍厂,排在我前面“领”冰棍的已达10多人,全是妇女和小孩。按规定,我先到一个女财务人员那儿“挂号”、交10元押金,然后以4分钱一支的价格买200根冰棍(老客户可以卖完冰棍后交钱)。冰棍箱是一只表面白漆刷过的木箱子,底层铺着白色的棉被,“领”到箱子再自觉跑去排队。一位40多岁的妇女在我的“监督”下,往箱里码冰棍,一层一层都用棉被隔着……

按父亲传授的方法和先前“市场考察”,背着冰棍箱就往回走。因一个1200多人散居的村庄,还没专业“卖冰棍”人。真是“开门大吉”啊!刚走出小镇,踏上车站背后通往家乡的小路,“卖冰棍的小孩,拿6根冰棍过来”的喊叫声就从右边的田畈传进我耳鼓,背着冰棍箱就小跑过去。当我快速地从箱里拿出6根冰棍递给一个大汉、接过他给的3张一角纸币时,心里甜丝丝的。顾不上擦把汗,背起冰棍箱迈开步子就赶路。一路走一路卖,到家时已卖了50多支冰棍。走2公里多路便赚了5毛钱,增添了我挣学费的信心。于是,我又马不停蹄地背着冰棍箱走进家乡的田畈……一直卖到下午1点多钟才背着剩余的30多根冰棍回家。然而,第一次就体验了“商场如战场”的残酷,母亲掀开箱盖从里面摸出一根冰棍时,因箱盖掀的太频繁,加之棉被没压实包严,冰棍开始化水。结果“便宜”了一家人。就这样,第一天“做生意”,没挣一分钱。

当天晚上,父母、哥哥继续帮我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并鼓励我“继续战斗”。以后,我逐渐摸索到卖冰棍一些“窍门”:掀箱盖、取冰棍速度要快,防热气乘机遛进“感染”冰棍;门口老乡及父母熟人可赊账;对已开始化水冰棍降价处理,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每天出门都带一块塑料布,以防雷阵雨。于是,从最初每天仅卖出100多根冰棍发展到后来平均每天能卖300多根,最多一天竟然卖掉500根、纯赚5块多钱。“经商”10多天,挣了39元钱……

从小学二年级到高二,助力完成家里“双抢”、砍柴等大事后,每年暑、寒假临近尾声时,除卖冰棍、摆书摊外,还就近挖掘桔梗、搂金银花、摘山楂、打毛栗、砍野竹及巴茅草杆等出售,通过用脑用力挣足学费,学到人情世故、体验了挣钱的辛苦。

挣学费的经历使我明白,人生之“酷”在于父母或许可以给你收拾好鼓鼓囊囊恰似百宝箱的背包,但无法给你详细的地图和精确的指南针,路一定要靠自己走。赵柒斤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上一篇:霍山漂流记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