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迅老师从北京归来,将两本新作赠予我,除了这本《大美中国:陌生的停靠》,还有一本更厚重的《竹山可望》。一周来,《大美中国》不离左右,有空就拜读。《大美中国》是徐迅老师游记作品散文集,封面是橘红色,给生活平添一抹亮色。感受中国大美,时间在安详中抬起头来,显得容光焕发,红润可爱。散文是与内心对话,每一次停靠都是一次心灵的召唤。徐迅老师内心激情蓬勃,又特别善于洞察所见所闻所感中蕴藏的本色特质,剥茧抽丝,披沙拣金。
我无数次与天柱峰对视,却不曾以对视的角度写过天柱峰。徐迅老师寓住京城,寂寞时就想天柱山。于是他首篇散文就写《与天柱山对视》,这迅速吸引了我。作者从揣摩中勾勒,在少时回忆里温存,自历史中凝眸,又记不清第一次与天柱峰对视情景,却记得彼时的酩酊大醉,在久违的天柱峰前,感喟“半生蹉跎半生累,再见天柱两鬓白”。作者把桂花与都江堰放在一起品味,其中的寓意新颖芬芳,没想到一棵树与一个人沉潜着这么深的关系。又譬如作者写《双瀑记》,实际上并不是两匹瀑布。再如写程长庚,作者带着敬仰在寻找,并走入艺术的光辉里。还有《秦淮河只说历史》,我去过秦淮河多次,感觉有种情绪不吐不快却又说不出,看见此文,那真是劈破傍门见月明,心结一下子松开,畅快地想自斟自饮。不能一一发出赞叹了,只能感慨这三十五次停靠,上岸的地方都另辟蹊径,沿途风物迷人,也令人倾慕。
读《大美中国》总感觉心中活泼泼的,其中蕴蓄内家高手丹田里涵养的真气,深厚而又灵动,能提高人的动作、力量、爆发力及反应速度。徐迅老师一出笔,就给人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我想还得归结于激情——那种在语言、思想、创造、叙述等方面极富想象力的激情。去徐迅老师家拿书的时候,他说每天都在写作,那是十分愉快的过程,并不像有些人拿起笔就愁云密布,走起来跌跌撞撞。当你日复一日地浸淫文学,笔耕不辍,那种激情必追随而来。
《大美中国》字里行间溢满的是与众不同的生动,且与情感互为表里。《秋雨残园》与《逛了一回花溪》这两篇紧邻,各自文思情结与文字意蕴惊人的统一,但风格迥然不同,一个阴晦,一个明快,都浑然天成。《大足无声》有文化大散文的格调,作者激情收敛了许多,哲思却扑面而来,历史的厚重感汇集读者心头。《雪湖》这篇像徐徐的夏风,给炎热带来丝丝清凉,风还吹散记忆烟尘,有一种感伤叫翻开往事,但一种如泥土般朴素的乡愁油然而生,我想无论何时何地,都会萦绕在作者的心头。书中每一篇都灵感涌动,赋予这本书飘逸而洒脱的气质,读完内心活泼泼的,仿佛作者也将真气灌输至读者体内,令人轻盈欲飞。
诸如拟人、比喻、通感等众多写作技法,全书比比皆是,运用恰到好处。借用徐迅老师的一句话,作为读后感的收尾:只有我们认识到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而又能剔除那一部分公共的情感体验,创作出真实、饱满、鲜活、独特的散文作品,才是散文写作应该追求的“异质”,也是我们散文创作可遇不可求的。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