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副刊 > 正文

汪曾祺发现陈登科

2025-06-16 14:40:29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1950年,汪曾祺进入北京市文联,被安排在《说说唱唱》编辑部工作。

《说说唱唱》编辑部设在一幢日式小楼里。这幢房子有个大壁橱,被用来专放废稿。来稿每天以百件计,而可用的不到1%。日积月累,壁橱里的废稿如一座小山,想从这里发现可用之稿,也就如深山探宝。每天新收到的来稿都很难处理好,没有谁再花工夫到废稿堆里寻宝。可汪曾祺竟从废稿堆里淘出来一部长篇小说《活人塘》,作者是默默无闻的陈登科。这部书稿被涂抹得很乱,满纸错别字外加作者自造的怪字,宛如天书一般。一位初审编辑,读了两三页,实在读不下去了,就扔进了废稿堆。

隔了一段时间,汪曾祺从废稿堆里发现此稿,把书稿读完。他发现其思想和艺术都颇有新意,甚至可以说不可多得的佳作。做出这样的判断后,汪曾祺不惜再花工夫,改了那些勉强能辨认的错别字,然后送到主编赵树理的案头。赵树理看了,完全同意汪曾祺的看法。这位农民出身的大作家,不仅同意将此稿再作修改后发表,还亲自动手修改和润色其中几处。

审稿中还有件趣事,原稿中有好几个“马”字,但下面都没有四点(原大写马字,即简化字一横),许多人都被难住了。汪曾祺面对这个字抽了半盒烟,仍不知何意。恰逢作家康濯来编辑部,他琢磨片刻,认为这是个“趴”字,理由是,马看不见四条腿,那不是趴下了吗?为慎重起见,编辑部特地去信问陈登科,回信说:正是这个意思。作者为编辑部能认出他自造的字感到欣慰。

正是汪曾祺慧眼识珠,《活人塘》发表后,陈登科因此而一跃成名,步入文坛,后来成为了著名作家。崔鹤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