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抗日流动工作队分赴各地宣传抗日
合肥县动委会旧址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星级记者 孙婷/文 马启兵/图片整理)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捐弃前嫌,以民族利益为重,发表了抗战宣言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号召全国人民总动员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推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全面形成。在安徽,中共组织主要通过建立各级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下称“动委会”)和抗日群众团体来推动统战工作。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的成立,是国共合作在安徽的具体体现。
1938年,合肥及周边地区动委会相继成立,逐渐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热潮,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得到发展和壮大。
合肥、庐江、巢县“动委会”相继成立
南京沦陷前夕,董必武、叶剑英在中共办事处接见了国民党著名左派人士朱蕴山,要其“迅速回安徽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后朱蕴山会见了即将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向他建议组织总动员委员会。
1938年1月25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兼任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开始了新桂系对安徽的统治。在中共地下组织和安徽各界进步人士的推动下,李宗仁为了表示开明及坚决抗日的决心,于2月23日在临时省会六安,成立了第五战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安徽分会,动员开展抗日救国群众运动。代理省政府主席张义纯出任省动委会主任,周新民、张劲夫、童汉章,翟宗文等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都在省动委会负责重要工作。中共还在省动委会设立党的地下组织,张劲夫任书记。在最初两年里,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进步力量在省动委会占据了绝对优势。张劲夫回忆说:“省动委会当时是以省政府名义办的,实际上是在我地下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可以完全按地下党意图办事处理问题的。”
省动委会成立后,党利用该组织部署各县成立相应的地方动委会,并向各县派去指导员(均为中共党员),担任负责实际工作的副主任。1938年3月,庐江、巢县动委会相继成立后,中共党组织充分利用这一机构,开展合法活动,并通过多种渠道派遣茅堃、冯邨、肖习琛、王光祖、徐文华、郑曰仁、钱昌乐、郑家祺等一批共产党员参加动委会组织,逐步掌握了动委会领导权。庐江县还相继成立了4个区、17个乡镇动委会,成为全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坚力量。
1938年6月,合肥县动委会成立于合肥西乡临时县政府所在地鸽子笼(镇),是由中共安徽省工委书记彭康委托耿家书等人筹建的。起初,由于领导不力,县动委会一度被国民党合肥县党部把持。次年10月,通过省动委会安排,中共六安中心县委派遣中共党员田兰田到合肥县动委会担任指导员。党组织还调来地下党员常诚、赵平、陈超,协助田兰田工作,在合肥动委会内成立了中共党支部,初步打开了工作局面。
在动委会名义下,党员有了合法身份,庐江党组织的活动甚至由秘密转为公开状态。在开明县长马忍言(又名冯宏谦,冯玉祥侄子)的大力支持下,巢县动委会指导员和骨干力量几乎都是共产党员,党实际上掌握了动委会的领导权,为在巢县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推行全民抗战提供了组织保证。
抗日救亡运动热潮掀起
1938年初至1940年3月,合肥地区的动委会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推动下,广泛开展抗日教亡运动,团结进步力量,组织抗日团体,培养青年干部,发展抗日武装,开辟了抗战初期合肥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局面。
在动委会的指导下,各地纷纷组织抗日后援会、抗敌协会、战地服务团等抗日团体,开展抗日宣传。1938年6月肥东沦陷后,热血青年张帜、许用思、张学功、丁植民、王焯、王仲一等在石塘地区组织起了合肥东乡抗日救国会。同年秋,救国会在省动委会第22工作团的指导下,在阚集召开全县青年参加的抗日动员大会。与此同时,由共产党员裴济华率领的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在青龙厂、造甲店一带演话剧,街头演说,指导当地爱国青年组建青龙厂青年抗敌协会,活动范围扩大到广兴、古城等地。很快,合肥东北乡的大小集镇几乎都建立起青年抗日救国团体,参加青年数千人。青龙厂开明人士褚峻斋在中共统战政策感召下,深明大义,主动让新四军第四支队官兵进驻自家的庄园褚老圩,并积极为部队筹集给养。原来的地主庄园变为当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1939年春,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政工队,与国民党梁园镇公所联合召开了梁园各界抗日总动员大会,动员民众支援抗战。到1939年夏,肥东地区的工抗、农抗、商抗、妇抗等抗日团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建立起来。
在合肥北乡,1937年底,张如屏、曹云露受党组织派遣,从延安回到家乡杨家庙一带,宣传中共抗日救国方针,在瓦埠上奠寺召开了抗日救亡大会,成立了由共产党领导的寿东南各界抗日后援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建抗日武装,团结起来共御外辱。
抗日武装力量的组建
1938年春,东北流亡抗日挺进队、新四军第四支队一部先后来到巢县地区开展抗日救亡宣传。5月初,中共皖中工委委员张恺帆和冯文华在炯炀河组建了一支抗日游击队,并于6月在巢北汪桥成立了临时县政府,公推民主人士李继康任县长,结束了巢县无政府状态。1939年4月7日至10日,县动委会在柘皋镇西门天主教堂公演《黄浦江边》《扫射》《在烽火中》《阳关之战》《枣花店》等抗日剧目,轰动一时,四里八乡的群众成群结队前往观看,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由中共掌握的县动委会,在巢北地区举办了多期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培训了二三百名青年抗日骨干,对推动巢县抗日救亡工作,建立和发展抗日武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共巢县县委通过动委会这个合法组织,抓紧有利时机,在巢北地区大量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使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得到空前的发展和壮大。
在动委会的掩护下,庐江党组织积极发展抗日武装,先后组建了白石地区的魏兆字游击队、石咀头地区的何泽洲游击队、柯家坦地区的叶雄武游击队、庐北林家圩的林宗盛游击队。1938 年8月,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皖中抗日时将这些抗日武装编人了第四支队游击纵队。县动委会还成立了各种民众抗敌协会。到1939年7月,全县建立各种抗日组织17个,会员6100多人。党组织还从动委会抽出一批党员骨干,参与国民党地方政权组建,掌握了部分基层政权。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