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文化中国行丨奇峰、鸣沙、群湖、神泉……一起看沙漠中的“湖光山色”

2024-10-02 13:51:2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孙晓帆   

巴丹吉林沙漠绝大部分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今年7月,“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高大沙山和神秘湖泊群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周边的曼德拉山岩画群有6000多年历史,4000多幅岩画分布在黑色玄武岩脉上。

曼德拉源自于蒙古语,意为“升起、兴旺、腾飞”。曼德拉山曾是匈奴、突厥、蒙古等民族的游牧地,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劳作中,创造了灿烂的岩画文化。

内蒙古阿拉善被誉为“中国骆驼之乡”,这里有超过5000年的骆驼驯养史,岩画上生动的骆驼形象告诉世界,阿拉善是双峰驼最早的驯化地之一。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世界上约有3860万峰骆驼,其中双峰驼仅260万峰,占骆驼属动物的7%,而中国是世界上双峰驼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以奇峰、鸣沙、群湖、神泉、古寺“五绝”著称于世。目前已探明的湖泊有144个,其中淡水湖12个。最著名的泉水之一,就是位于苏敏吉林湖畔的“听经泉”。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旗委宣传部副部长 宋杰博:因为这个泉水源源不断地补给巴丹吉林沙漠里的湖泊,这里也成为牧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家园。

而另一处音德日图湖的泉水则更为著名,一块不足3平方米的礁石上遍布着108个泉眼,喷涌着甜美的泉水,被誉为“神泉”。

“神泉”属于地下承压水,岩石下的潜水面较低,周边潜水面较高,周围地下水向中间汇聚,产生压力使地下水上涌,从岩石缝隙中涌出,形成神泉,补给湖泊。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的申遗成功,为进一步研究沙漠沙山的形成和保护沙漠丘间湖泊奠定了基础,填补了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中没有沙漠类型的空白。

(总台央视记者 李峥 翟昊辰 鲁旭)

 

》》》视频请点击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