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国际论坛)

2024-09-20 08:45:44 来源:人民网   编辑:田双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人为设置贸易壁垒将加大世界经济碎片化风险。各国只有积极参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在此基础上努力打造自身竞争优势,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进步

当前,人类面临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实现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需要各国持续推进能源转型。在全球可再生能源依然存在巨大缺口的背景下,中国持续供给优质新能源产品,有助于全球能源转型,为各国绿色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可再生能源是实现全球能源和气候目标的关键。国际能源署今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为实现气候变化目标,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需至少达到1.1万吉瓦。在此前提交的194份国家自主贡献中,只有14份明确设定了2030年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目标,总计仅为约1300吉瓦。这表明,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缺口大、潜力足、前景广。

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中国对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贡献超过一半,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过去10年,全球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

国际社会应该客观公正看待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成就。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制定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需要大力推动产业发展,比如需要发展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设更灵活的电网等。这些都需要系统规划、持续投入。

当前,从技术水平、产业规模和竞争优势看,中国在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有助于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对世界是利好消息。2023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达120.3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各国受到消费者欢迎,但个别国家的政客却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增设贸易壁垒。这种做法是有害的,不仅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也将阻碍有关国家通过国际产业合作加强自身比较优势。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人为设置贸易壁垒将加大世界经济碎片化风险。各国只有积极参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在此基础上努力打造自身竞争优势,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进步。

印度尼西亚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受益匪浅。来自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品推动了印尼绿色电力推广,印尼企业正在和中国企业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合作,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坚持开放发展,依靠自身资源和国际产能合作,印尼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及电池行业全球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世界是机遇,不是威胁。中国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世界各国有大量机会和途径开展合作,共同提高竞争力,实现互利共赢。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