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蓝蓝蓝蓝蓝!一组数据看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成绩单

2024-09-07 10:00:3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孙晓帆   

今天是“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联合国大会设立这个国际日,旨在提高公众意识,促进和推动改善空气质量行动。近年来,我国在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方面进行的良好实践及取得的显著成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员常启德表示,北京自开始加强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以来,不断进行战略性投资,在减少空气污染方面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果”。据了解,2023年,北京PM2.5的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已连续三年稳定达标。与2013年相比,北京PM2.5的年均浓度值下降了64.2%。2013年至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增长了69%,但PM2.5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气数减少了92%,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显著。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 涂瑞和:以北京为例,经过二三十年的治理,联合国环境署的评估是在这么短时间里面大幅度改善空气质量。应该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这个时期,环境保护能够取得这么大的一个成效是非常不容易的。

国际人士认为,过去十年,中国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得到大幅调整,燃煤、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得到治理,这些都为国际社会促进和推动改善空气质量行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实践。

我国持续发力 促进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记者在“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主题活动上了解到,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将持续努力,促进空气质量越变越好。

据介绍,为了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我国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先后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已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但改善空气质量需要较长周期,仍需持续努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郝吉明:特别在能源结构上,怎么把推动新能源,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工业偏重的问题。交通运输结构主要是把公路运输尽量往轨道交通、往铁路运输转换,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三方面去努力。

(总台央视记者 蒋晓平 徐斌)

 

》》》视频请点击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