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文化中国行·浙江何为丨为千古丹青“描”出“数智新生”

2024-08-08 20:29:41 来源:中国蓝新闻   编辑:孙晓帆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中国蓝新闻策划推出《文化中国行·浙江何为》系列多彩海报,聚焦浙江各地在守护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方面的实践成果。

在浙江嘉兴的嘉善县博物馆,一幅卷轴缓缓打开,专业设备镜头下,三级文物《清尹崐设色曹太夫人肖像镜片》正在被扫描生成一张高清的数字图片。

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样一张画心纵105.8厘米,横49.8厘米的书画文物,光拍摄耗时就需要40至60分钟。

“《清尹崐设色曹太夫人肖像镜片》属于大幅作品,拍摄可达二三十张照片,后期还需要经过图片校色、拼接、透视校正等工序,才能保证单张图片输出分辨率不小于600dpi。”嘉善县博物馆典藏部主任朱晓霞说。

在淡绿色的叶片上,墨绿色的叶脉清晰可见,在层层叠叠的紫色花瓣之下,还藏有白、红两色的紫藤花苞。一张已经完成的《清乾隆九年陆宙种设色花鸟走兽十二屏》(之一)数字扫描成品,随着画面的不断放大,画作的局部细节跃然屏幕,打开了欣赏、研究画作的新方式。

除了1074件馆藏书画正在进行的二维数字化采集,本次采集项目也将对55件馆内珍贵文物进行三维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加工及后处理工作。

嘉善县博物馆负责人董博介绍,数字化技术扫描拍摄得到的高清数字资源,不仅可以用于出版、数字化展示等用途,更能在博物馆后期研究工作过程中减少对于文物的实际触碰,切实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未来,博物馆将开发相应的文创产品与博物馆IP,通过多种形式活化文物资源、展现文物价值,提高文物资源数字化保护、展示和利用水平。

该项前期采集阶段已结束,目前阶段为数字化加工及后处理工作,届时将逐步向公众展示数字化成果。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