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文化中国行丨掐丝、上釉、镶嵌……来看精美的花丝镶嵌作品→

2024-07-02 14:51:2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田双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又称“细金工艺”,是花丝和镶嵌两种技艺的结合,主要使用金、银等材料,镶嵌宝石、珍珠或编织等工序,其作品十分精致华丽,展现了高超的金银器工艺水平,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让我们走进河北,去看看花丝镶嵌技艺在当地的传承和发展。

暑期来临,文博展馆热度升高。在河北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自开展以来备受市民青睐。在展示燕京八绝的仿古会客厅里,用花丝镶嵌技艺复刻的清代宫廷器物莲花薰,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欣赏。

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会长 王巍:花丝镶嵌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到了明清两代达到了巅峰的水准,历史上一直是皇家的御用技艺。

明清两代是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的兴盛时期,明代的“银作局”、清代的“造办处”,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使得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得以发展提高。

随着清代“造办处”的解散,花丝镶嵌艺人有的回到故乡,有的就留在北京及周边的廊坊大厂等地谋生,从而使得宫廷技艺花丝镶嵌流入了民间。

今年66岁的马福良,是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17岁就随父亲学习这门技艺。

花丝镶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马福良:我的父亲是清朝时期宫廷造办处花丝镶嵌艺人毕厚田的徒弟,我是从小耳濡目染,继承了这门手艺,现在我的儿子也在做,加上徒弟,到今天我们已经传承第五代了。

马福良向我们介绍,一件花丝镶嵌作品主要有制胎、錾刻、掐丝、上釉、打磨、镶嵌等这几大步骤。

花丝镶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马福良:两股以上搓成的金属丝才是花丝,一根丝没有闪烁感,两股丝搓好以后,把它嵌在胎体上,最后用玛瑙轧子一轧,鼓出来的部分就反出亮光来了。根据作品大小,用的最细的丝是0.10毫米,跟头发丝粗细差不多,我们经过掐、填、编织和堆垒等传统技法做出来的花丝图案和造型就更加轻盈、更栩栩如生了。

近年来,马福良创建了花丝镶嵌传承基地,产教结合,培养工匠,同时还在实用化、轻量化上下功夫,让越来越多工艺摆件、餐饮器具、首饰等类型的花丝镶嵌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

花丝镶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马福良:我觉得传统工艺要想传承,首先是热爱,从心里喜欢,再就是要让手艺真正生产起来,这才是长久之计。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