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十年来,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等重大部署深入实施,大运河展现出勃勃生机。
6月22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扬州启动。活动邀请文博、历史、水利、戏曲、文学等领域的中外嘉宾,讲述他们与运河之间的故事,展现大运河源远流长的历史变迁与新时代运河的崭新风貌,揭示大运河所蕴含的中华文明精神密码。
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在运河沿岸城市不断交流、碰撞和融合,经历了从昆山腔大盛到南北腔合调的历史。“昆曲的诞生与大运河是密不可分的。”从小在运河边长大的国家一级演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单雯,每每提到大运河都倍感亲切,“作为运河文化的一部分,昆曲的发展过程折射了大运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就像昆曲‘水磨腔’,所有腔体都是圆润的,像运河水一样婉转细腻。”
视频请点击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