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

2024-05-21 11:03:4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编辑:孙晓帆   

大食物观的树立与践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重在以科学有效的部署和措施,把大食物观落到实处。

以大农业观促进大食物观,夯实树立和贯彻大食物观的产业基石。大农业是大食物的产业保障,在确保粮食安全前提下,拓展土地多元化产出价值,实现农、林、牧、渔综合协调发展,是践行大食物观的根本措施。近年来,我国特色农业异军突起,实际上也是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的观念嬗变和产业变革,是开辟和增加食物来源的重要渠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应成为各地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发力方向。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率。发展设施农业是在确保粮食自足的前提下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供给的有效途径。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增加农产品品种,改善食物结构。同时,设施农业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转化,其多样高效特征决定了生产经营者往往能获取比粮食生产经营者更高的经济收益,越来越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以科技创新拓展食物多元化生产空间,为食物多元化供给体系构建助力赋能。传统的人类社会食物供给基本上离不开土地,从原始农业的自然采食经济到传统农业生产的土地经济阶段,包括畜养种类在内的传统农产品基本上都产自自然资源,这种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农业生产方式,限制了食物的范围。现代农业的崛起,打破了这种食物的生产局限性。各种农业生产科技的创新应用,拓展了农产品的输出空间。现代科技手段扩大了农业生产空间。水域、森林、水系、草原、沙漠、戈壁、盐碱地等传统的农业不宜区域,在现代农业科技的助力下成为新型农产品的生产基地。许多特色农产品食物纷纷涌现,为食物多样化开辟出了无限丰富的可能。

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增加农业资源“复利”。包括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使潜在的资源优势变为现实优势,使资源产品变为资源商品,使资源的初加工变为精深加工,使资源的一次增值变为多次增值。因此,需要在农业科技装备、农业数字化转型、农业种质资源攻关等领域持续发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有效的科技动力支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周其森)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