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新疆铁门关市:戈壁设施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2024-05-18 09:15: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田双   

乌鲁木齐5月18日电 (史玉江 李春霞)初夏时节,在新疆铁门关市三十一团的茫茫戈壁上,一排排大棚整齐排列,自空中俯瞰,场面壮观。

冷棚内,前期试种的菌棒上已经长出新鲜蘑菇。李春霞 摄

16日,记者走进三十一团福兴罗杨菌菇产业园看到,产业园业务用房、生产车间、50座冷棚及室外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工人们正在生产菌棒,然后将菌棒整齐摆放于冷棚内。一些前期试种的菌棒上已经长出新鲜蘑菇。

工人们正在生产菌棒。李春霞 摄

福兴罗杨菌菇产业园是依托河北援疆资金建设的戈壁设施农业项目,由三十一团英库勒资产管理公司与福建客商合作经营,总投资500万元。

“建这个产业园可以改变团场目前产业比较单一、职工增收致富渠道比较少的现状,同时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福兴罗杨菌菇园负责人吴宗宝告诉记者,产业园将给50余人提供稳定就业。

菌棒所需的主要材料为棉籽壳。三十一团是植棉大团,有着丰富的原材料。该产业园计划依托现有的菌菇棚产生盈利,将带动全团形成产业化发展之路。

三十一团福兴罗杨菌菇产业园计划依托现有的菌菇棚产生盈利,带动全团形成产业化发展之路。李春霞 摄

吴宗宝表示,目前产业园里主要的品种是茶树菇,后期会增加香菇、白木耳、猴头菇、羊肚菌等适应本地气候和条件的品种。“现在种的是茶树菇,4月20日点的种,预计6月20日可以上市,到时候本地的‘菜篮子’会丰富一些,销售价格大约在每公斤12元。”

来自福建古田的客商刘其灼告诉记者,福建是盛产菌菇的地方,有固定销售渠道,“这里生产的食用菌,除了供应本地职工群众和周边地区外,将进行深加工,销售至福建。”

丰富的光热条件、广袤的戈壁沙漠,为铁门关市发展设施农业带来天时、地利优势,昔日不毛之地正变身“菜篮子”“果盘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