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文化中国行|苏州古城“细胞级”保护 让古建老宅“活”起来

2024-04-25 14:54:42 来源:央视网   编辑:杨蕊   

央视网消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4月24日起,中文国际频道推出《文化中国行》专栏,总台记者将深入各地探访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第一站来到苏州,来看看当地古城保护发展成果。

位于苏州古城东北角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面积约116公顷。街区现存的整体布局与宋代《平江图》基本一致。

现在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依旧保持着宋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风貌。这里也是苏州古城迄今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

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孕育了姑苏人家的特色风貌和生活方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全面摸清古城“家底”,明晰保护价值,这里诞生了一个新职业——苏州古城细胞解剖师。

他们穿梭大街小巷,逐户对建筑布局、结构样式、建造年代等进行专业研判,采集居民口碑资料,为古城传统建筑“画像”。

苏州古城细胞解剖师笪博表示,“古城细胞解剖工程”是一项把古城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看成构成古城的“基本细胞”,苏州古城细胞解剖师按照以街坊为最小的单位,开展的一项古城保护工程的专项调查。

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规划保护处处长王永法称:“同时将这些保护对象、保护信息、保护要素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电子档案,我们建立了古城保护信息平台,为未来的管理提供了准确、快捷、方便的渠道。”

近年来,苏州以“激活”作为保护传承工作的关键词,通过城市更新项目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很多在古城内被修缮后的古建老宅通过活化利用得以焕发新生。

这座曹沧洲祠建于清末民初,是晚清吴门名医曹沧洲的故居,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整个建筑是一处典型的苏式园林建筑,现在通过保护修复,这里已经活化成为一座中医药展示馆,并对外开放。

在古建老宅的活化利用方面,相关企业遵循“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坚持保护与利用同行。

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党工委委员周立帆称:“从招商的角度来讲,我们根据古建老宅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规模和不同的格局,通过‘一宅一策’的模式,主要针对企业总部、金融办公和特色的文旅项目进行筛选,遴选合适的企业入驻。”

视频请点击

https://news.cctv.com/2024/04/24/ARTIps9iDtAnV5Tom76gHcY2240424.shtml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