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新华全媒+|“塞外粮仓”种麦忙

2024-03-21 10:52:56 来源:新华社   编辑:杨蕊   

磙耙保墒、播撒种子、覆土掩盖……眼下,受种粮补贴多、收益稳等利好因素影响,“塞外粮仓”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户紧抓墒情好的有利时机抢播小麦,确保早出苗、出好苗、产好粮。

临河区狼山镇光明村农户播种小麦。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摄

连日来,在临河区狼山镇光明村万亩小麦示范园区,20多台耙地机、播种机同时作业,将麦种和肥料一起播撒进地里。光明村村民马素平说:“今年我家48亩地全部种小麦,已经与企业签订订单,加上各种农业补贴,预计每亩地毛收入能达到2100元左右。”

记者在光明村春播现场看到,随着发动机隆隆作响,农机手驾驶播种机沿着田垄匀速前行。光明村党支部书记郭成刚说:“今年全村计划单种6000亩小麦、小麦套种玉米4000亩,都集中在万亩小麦示范园区内。”

位于黄河河套平原的临河区是全国产粮大县,由于日照充足、土壤肥沃等原因,生产的小麦面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面筋质量好等优点。临河区农牧局副局长苗三明说,临河区坚持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配套”,推行绿色增产增效种植技术,确保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实现小麦产量、质量“双提升”。

五原县新公中镇永联村农户种小麦。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摄

作为全国产粮大县的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也正抢抓农时种小麦。记者在新公中镇永联村粮食种植示范园区看到,3台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水肥一体化播种机按照设定的路线匀速前进,播种、施肥、铺设滴灌管等作业一气呵成。种粮大户郝存林说:“今年我们计划种植小麦1100多亩,全部利用北斗导航系统种植,解决了过去播种不直、行距不匀的问题,确保小麦出苗率、保苗率高。同时,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解决了人工浇水难、追肥难的问题。”

据介绍,在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的基础上,五原县开展粮食单产提升行动,重点推广小麦控肥控药增效、滴灌、套种玉米等标准化种植技术,助力种粮户增产增收。五原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吕忠平说:“我们出台扶持种植小麦的配套政策,并在农业保险、粮食收储等方面予以保障,确保今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达到9.5万亩。”

巴彦淖尔市拥有1300多万亩耕地,是我国优质中强筋小麦主产地。巴彦淖尔市农牧局种植业科科长李东伟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安全,今年全市计划完成小麦种植面积55万亩,进一步保护好‘河套小麦’这一金字招牌。”(记者李云平)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