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国经济“发展”“前进” 各领域呈现蓬勃生机

2024-03-05 19:38:08 来源:央视网   编辑:杨蕊   

央视网消息:产业涌现新动能、科技成果加速产出、商品车出口创历史新高、民生工程加快推进……中国经济一路破浪前行,展现出强大活力与韧性。

2023年我国锂电池行业总产值超1.4万亿元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202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

据统计,2023年,我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吉瓦时,同比增长25%,其中,在电池环节,消费型、动力型、储能型锂电池产量分别为80吉瓦时、675吉瓦时、185吉瓦时,锂电池装机量超过435吉瓦时。在出口贸易上,产业持续增长,2023年,我国锂电池出口总额达到457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3%。

新疆霍尔果斯公路口岸2024年出口商品车突破2万辆

作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汽车整车出口2024年以来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商品车出口创历史新高。

3月2日,800余辆商品车在霍尔果斯海关办理完通关手续后,由霍尔果斯公路口岸驶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截至目前,2024年经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口的商品车已突破2万辆,同比增长388%。出口车型包括新能源汽车、铲车、自卸车等各类车辆。

为缓解出口高峰期带来的通关压力,霍尔果斯公路口岸不仅延续采用“自驾”模式出口商品车,还利用“笼车装载”模式运输商品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企业提供了高效通关的便利,有力促进国产商品车出口质稳量升。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2023年霍尔果斯口岸出口商品车30.4万辆,同比增长307.5%。

广东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民生工程加快推进

节后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近日,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多个省份,都对外公布了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

广东深圳的福田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是深圳市重点民生工程,在施工现场,上千名建设者分散在各个角落,热火朝天地忙着。

广东东莞常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是省级重大项目,施工现场同样一片繁忙。

另据不完全统计,广东2024年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8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山东、浙江2024年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投资也分别达到1万亿元。

广东加大新兴产业投入 新建基础设施科技含量高

在各地公布的清单当中,都加大了对新兴产业的投入,强调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广东肇庆市的这家新能源产业园,20余栋厂房的主体框架结构已初见轮廓,建成后将引导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优质企业集聚,为当地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慧储能装备制造等产业提供服务。

深圳机场南区国内转运库项目是基于电子信息平台及先进货运处理设施打造的现代化航空快件转运中心,建成后深圳机场航空快件处理能力将在原有基础上提升100万吨。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方也在加大研发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来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

新闻观察:万米科探井见证“中国深度”

3月4日下午,中国首口万米深地科探井——塔里木油田深地塔科1井“冲刺”成功。这口肩负着科学探索和预探发现两大使命的万米深地科探井,是继深空“神舟上天”、深海“蛟龙入海”之后,中国在深地领域探索自然的又一壮举,见证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和科技创新的发展,镌刻汇聚勇气和智慧的“中国深度”。

“深地”成为油气发现主阵地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盆地埋深超过6000米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别占全国的83.2%和63.9%,是中国最大的深地油气富集区。

中国多次刷新深地开发新纪录

近年来,中国不断向地球深部进军,多次刷新深地开发纪录。仅2023年,塔里木油田完钻井深超8000米的井就超过70口,约90%的新增储量从超深地层获取,开采出的超深层油气达1957万吨。

万米深井钻探将揭示地球奥秘

万米深井的钻探也是科学探索的需要。地表以下1万米的深度是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发生的空间,也是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的重要研究区域。通过钻探万米深井,可以直接获取地下岩石的样本,研究地球深部的物理化学特征和地质过程,从而解决一系列科学问题,揭示地球的奥秘。

多项核心技术助力“向下攀登”

深地塔科1井,采用中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创新研发了220摄氏度超高温钻井液、抗高温螺杆等工艺技术,同时,储备了万米取芯装备、特高压压裂车等一批关键核心装备。

深地钻探难度堪比“探月工程”

深地钻探难度堪比“探月工程”。深地塔科1井钻破万米后成为世界陆上第二、亚洲第一垂深井,在深地科学研究和超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万米“冲刺”成功后,深地塔科1井肩负科学探索和预探发现两大使命,仍在向着目标深度全速钻进。

中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建成

3月4日,中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在江苏建成。示范区通过对充电基础设施软硬件升级改造,实现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城市电网三方高效互动,提升充电桩使用效率。

这个示范区覆盖江苏苏州、无锡、常州三地,将新建21座充换电站,近300个充电桩。依托智能算法,系统对充电车位实际状态、充电价格、排队等待时间等信息综合研判后,向车主推送最优充电方案。

新能源车主只需在手机App上输入目的地、车辆续航里程、电池容量等信息,就能知道什么时间、在哪里充电最经济、最省时。据测算,示范区内车主月平均充电排队时间可降低近50%。

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000万辆,2023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8.76%,按此增速测算,到2025年底预计将近3500万辆。示范区的建成,将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更加智能、高效、便捷的充换电体验。

视频请点击

http://央视网消息:产业涌现新动能、科技成果加速产出、商品车出口创历史新高、民生工程加快推进……中国经济一路破浪前行,展现出强大活力与韧性。   2023年我国锂电池行业总产值超1.4万亿元 播放视频 画中画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202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   据统计,2023年,我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吉瓦时,同比增长25%,其中,在电池环节,消费型、动力型、储能型锂电池产量分别为80吉瓦时、675吉瓦时、185吉瓦时,锂电池装机量超过435吉瓦时。在出口贸易上,产业持续增长,2023年,我国锂电池出口总额达到457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3%。   新疆霍尔果斯公路口岸2024年出口商品车突破2万辆 播放视频 画中画   作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汽车整车出口2024年以来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商品车出口创历史新高。   3月2日,800余辆商品车在霍尔果斯海关办理完通关手续后,由霍尔果斯公路口岸驶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截至目前,2024年经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口的商品车已突破2万辆,同比增长388%。出口车型包括新能源汽车、铲车、自卸车等各类车辆。   为缓解出口高峰期带来的通关压力,霍尔果斯公路口岸不仅延续采用“自驾”模式出口商品车,还利用“笼车装载”模式运输商品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企业提供了高效通关的便利,有力促进国产商品车出口质稳量升。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2023年霍尔果斯口岸出口商品车30.4万辆,同比增长307.5%。   广东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民生工程加快推进 播放视频 画中画   节后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近日,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多个省份,都对外公布了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   广东深圳的福田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是深圳市重点民生工程,在施工现场,上千名建设者分散在各个角落,热火朝天地忙着。   广东东莞常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是省级重大项目,施工现场同样一片繁忙。   另据不完全统计,广东2024年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8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山东、浙江2024年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投资也分别达到1万亿元。   广东加大新兴产业投入 新建基础设施科技含量高 播放视频 画中画   在各地公布的清单当中,都加大了对新兴产业的投入,强调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广东肇庆市的这家新能源产业园,20余栋厂房的主体框架结构已初见轮廓,建成后将引导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优质企业集聚,为当地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慧储能装备制造等产业提供服务。   深圳机场南区国内转运库项目是基于电子信息平台及先进货运处理设施打造的现代化航空快件转运中心,建成后深圳机场航空快件处理能力将在原有基础上提升100万吨。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方也在加大研发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来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   新闻观察:万米科探井见证“中国深度” 播放视频 画中画   3月4日下午,中国首口万米深地科探井——塔里木油田深地塔科1井“冲刺”成功。这口肩负着科学探索和预探发现两大使命的万米深地科探井,是继深空“神舟上天”、深海“蛟龙入海”之后,中国在深地领域探索自然的又一壮举,见证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和科技创新的发展,镌刻汇聚勇气和智慧的“中国深度”。   “深地”成为油气发现主阵地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盆地埋深超过6000米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别占全国的83.2%和63.9%,是中国最大的深地油气富集区。   中国多次刷新深地开发新纪录   近年来,中国不断向地球深部进军,多次刷新深地开发纪录。仅2023年,塔里木油田完钻井深超8000米的井就超过70口,约90%的新增储量从超深地层获取,开采出的超深层油气达1957万吨。   万米深井钻探将揭示地球奥秘   万米深井的钻探也是科学探索的需要。地表以下1万米的深度是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发生的空间,也是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的重要研究区域。通过钻探万米深井,可以直接获取地下岩石的样本,研究地球深部的物理化学特征和地质过程,从而解决一系列科学问题,揭示地球的奥秘。   多项核心技术助力“向下攀登”   深地塔科1井,采用中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创新研发了220摄氏度超高温钻井液、抗高温螺杆等工艺技术,同时,储备了万米取芯装备、特高压压裂车等一批关键核心装备。   深地钻探难度堪比“探月工程”   深地钻探难度堪比“探月工程”。深地塔科1井钻破万米后成为世界陆上第二、亚洲第一垂深井,在深地科学研究和超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万米“冲刺”成功后,深地塔科1井肩负科学探索和预探发现两大使命,仍在向着目标深度全速钻进。   中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建成 播放视频 画中画   3月4日,中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在江苏建成。示范区通过对充电基础设施软硬件升级改造,实现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城市电网三方高效互动,提升充电桩使用效率。   这个示范区覆盖江苏苏州、无锡、常州三地,将新建21座充换电站,近300个充电桩。依托智能算法,系统对充电车位实际状态、充电价格、排队等待时间等信息综合研判后,向车主推送最优充电方案。   新能源车主只需在手机App上输入目的地、车辆续航里程、电池容量等信息,就能知道什么时间、在哪里充电最经济、最省时。据测算,示范区内车主月平均充电排队时间可降低近50%。   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000万辆,2023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8.76%,按此增速测算,到2025年底预计将近3500万辆。示范区的建成,将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更加智能、高效、便捷的充换电体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