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人民财评:聚焦民生关切 增强民生保障 ——“稳预期 强信心”系列评论之三

2024-02-25 20:07:09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编辑:孙晓帆   

各类商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凝聚合力、战风斗雪,确保群众出行顺畅;受灾地区保障到位,群众得以温暖过年;引才用工招聘会陆续召开,就业创业路子拓宽……2024年新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以务实举措、有力行动,为群众美好生活保驾护航,书写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生动注脚。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2%,核心CPI总体平稳;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回望过去的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中尽显经济向好、发展向新、民生向暖的特点。在顶住了、克服了外部压力和内部困难的同时,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聚焦民生关切,书写了暖心的民生答卷。

2023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九项重点任务,其中一项就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新的部署、新的任务,都再次表明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切实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责任担当落实到行动上,扎扎实实把民生工作做好做实,才能让群众的美好期盼变为现实。

立足群众的所思所想,持续发力,提高改善和保障民生的精准度。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这些事是老百姓的身边事、贴心事、具体事,是家事也是国事。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不仅需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而且要尽力做到相关保障政策应出尽出、惠及群体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就业、教育、医疗、托幼、养老、住房、环境等民生事项上,把既有政策落实到位,根据实情研究新政策、新办法,以实际行动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是要靠高质量发展。要看到,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消费环境……这些有助于托底民生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同样,城乡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也无疑将助力扩大内需,进而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内生动力。“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保障和改善民生与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定会互促共进。

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在这个过程中,看准的事情要抓紧干,但不能脱离实际、提过高目标。无论是哪一个领域的民生工作,要多做符合现实条件、能做成做到做好的事情。也因此,一方面要根据当前和长远的规划,科学研究哪些是落地快、效果好的民生事;一方面,要多引导和鼓励群众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只有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会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2024年农历新年是龙年。龙在中华文化中有勇敢奋进、活力无穷、吉祥如意等多重寓意,寄托着美好的愿景。把老百姓的事情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把民生工作当作自家的事情,大家都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拼搏在一起,奋斗在一起,新的一年好日子一定会过得更好。

裘勉

相关链接:

人民财评:调控科学、政策给力,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4/0223/c427456-40182045.html

人民财评:基础稳后劲足 充分发挥市场活力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4/0224/c1003-40182529.html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