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新春走基层丨“遇见”科学岛:借“机”生“蛋”新启示

2024-02-01 19:43:21 来源:新华网   编辑:孙晓帆   

新华社合肥2月1日电 题:“遇见”科学岛:借“机”生“蛋”新启示

新华社记者戴威

换上白大褂,打开“鼠房”的灯,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鼠,观察记录试验药效……1日一大早,在安徽合肥科学岛上的一间实验室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齐紫平正紧张地忙碌着。

团队负责人刘青松介绍,他们前期研发一种针对淋巴瘤的靶向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很少有人知道,这款研发中的药物得益于一个名叫稳态强磁场的大科学装置。

这个6米多高的大科学装置,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可支持科学研究的最高性能稳态强磁场。

稳态强磁场是物质科学研究需要的一种极端实验条件,在强磁场实验环境下,物质特性会受到调控,有利于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新现象、研究物质新规律,为物理、化学、材料和生物等学科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科学岛上的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两年前曾创造场强45.22万高斯的新世界纪录,超越国外已保持23年之久的45万高斯稳态强磁场世界纪录。

强磁场下的核磁共振是生物学、医学、脑科学研究的必要工具。“核磁技术对解析药物结构、筛选药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刘青松说,依托大科学装置衍生成果,团队针对淋巴瘤、乳腺癌、胰腺癌等疾病的新药研发取得多项进展。

大科学装置要实现其终极科研目标,往往要花费数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但在其“登顶”过程中,产生的阶段性科研成果,可以不断催生新应用技术、孵化创新产品,这个过程被形象地称作借“机”生“蛋”。

近年来,在科学岛上,研究人员依托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和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大科学装置衍生出的超导磁体、电源、低温等技术,在材料、等离子体、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实现成果转化:紧凑型超导质子治疗系统、太赫兹安检仪、创新药物等一大批应用产品……

质子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放疗技术,是国际前沿的新型治疗肿瘤方法。借助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大科学装置,科研人员利用其建设过程中衍生出的超导磁体技术和低温技术,于2021年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质子治疗装备。

“我们不仅把大科学装置作为科研平台,更作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泉。”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介绍,科学岛依托国家大科学装置及相关科研平台,已累计实现授权发明专利2000多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同总额超过11亿元,孵化企业超过300家。

“科技之花”结出“产业硕果”。这座以科学为名的小岛,是拥抱产业浪潮的“弄潮儿”,也是我国各地科技成果积极落地转化的一个缩影。

科学岛所在的合肥市,持续探索构建全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2023年全市摸排高校院所科技成果3190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新成立企业416家。

如今,安徽省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1.9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超2.7万家,科创板上市企业24家。

记者在科学岛上,触摸到科技成果加速走向人们生活的热浪,感受到中国科技奔涌向前的浪潮。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