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你的歌单里,还缺一首歌!

2024-01-30 09:47:20 来源:人民网   编辑:杨蕊   

MV《簪花围》

轻拢慢捻的琵琶

温婉动听

泉州的方言古语

娓娓道来

这座刺桐古城向海而兴的故事

随之徐徐展开

歌曲《簪花围》由人民网出品

首次将非遗南音融入巴萨诺瓦曲风

实现传统古乐与现代流行的跨界碰撞

音乐

是人类跨越地区、民族、语言

最直接的交流方式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传统音乐有400多项

福建南音

南音发源于福建泉州,又称“南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这与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表现形式一脉相承。

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绥德秧歌最具代表性。

广东粤剧

粤剧主要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使用粤方言地区的城乡,广泛吸收了广东音乐、广绣、牙雕、陶瓷、灰塑等地方艺术形式。

赫哲族伊玛堪

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黑龙江省的赫哲族聚居区。伊玛堪的表演形式为一个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大体上以说为主,以唱为辅,没有乐器伴奏。

悠悠洞箫 丝丝古琴

一轮明月 百代乡音

粤剧咿呀 民歌辽阔

南音传唱 号子雄浑

……

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遗音乐

也承载了地方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征 集

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人民网联合QQ音乐、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华为音乐等主要音乐平台和抖音短视频平台,发起“乐见非遗”中国非遗音乐计划征集展示活动,对中国非遗音乐进行收集、展示、宣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如果你写过非遗音乐作品

如果你对非遗音乐创作感兴趣

如果你想为自己写的非遗歌曲拍MV

欢迎点击下方海报报名

↓↓↓

你还知道哪些非遗音乐?

视频请点击

https://politics.gmw.cn/2024-01/30/content_37119337.htm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