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好收成”变“好收入”,粮食安全底气足

2023-12-27 15:08:12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田双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丰收粮颗粒归仓,粮食安全底气足。年末岁尾,秋粮全面进入收购高峰期。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2月23日晚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过1亿吨,收购进度过半。分区域看,东北地区收购进度在四成左右,华北地区在五成左右,南方地区已接近尾声。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2023年,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有力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折射出我国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赢得战略主动。但筑牢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不仅需要地里穗饱满、谷堆高,也需要颗粒归仓。

三春不如一秋忙,收到家里才算粮。秋粮占全年粮食总量的四分之三,是全年粮食收购的重中之重。抓好秋粮收购工作是增强粮食供应保障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现实需要,对维护经济回升向好、社会大局稳定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抓紧抓实粮食收购工作,在确保装满“粮袋子”的同时,把“好收成”变成“好收入”,鼓起农民“钱袋子”,将有力保障稳定种地预期,做好冬季生产,为明年春耕及夏粮丰收打下扎实基础,驰而不息鼓足粮食安全底气。

颗粒归仓,粒粒较真。粮食销售是农民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必须确保产销衔接,畅通销售渠道。我国粮食收购已经形成以市场化收购为主导、政策性收购为补充的格局,优质优价的粮食收储机制逐步形成。眼下,今年秋粮收购有序推进。精心组织的市场化收购,认真抓好的政策性收购,坚决守住了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各地积极搭建粮食购销信息平台,有效助力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舒心粮”,并让企业粮源充沛。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提高粮食仓储管理水平,全国已建成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全国标准粮食仓房完好仓容近7亿吨,我国粮库储粮损失基本消除,减损增收保障坚实。

粮食是农民种出来的,有甜头就会有干头,有干劲就会供给强。粮食收购和保供稳价密不可分,收购工作做好了,保供稳价就有了粮源保障;粮食市场平稳运行,收购工作就有了良好环境。江苏省张家港市今年收购了9.6万吨秋粮,对优质稻谷的收购价格为1.42元/斤,比之前高出7分钱,相当于让种粮户共计增收1000多万元。产量增加价格“高”,秋粮收购服务“优”,科技储粮保“质”“量”,不仅让“好收成”变成了“好收入”,更托举了国内粮价保持基本平稳,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国际市场。守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稳定人心大局,振奋精神干劲,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底气十足。(作者:丁铁)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