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非遗“青春派”丨汪晨晨:新一代黄梅戏青春传承人 点燃传统艺术之火

2023-09-27 17:23:09 来源:央广网   编辑:田双   

在中国的艺术舞台上,非遗项目黄梅戏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在这个舞台上,有一位年轻的传承人,她叫汪晨晨,正以她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执着的精神,为黄梅戏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戏剧之乡”安徽安庆,受到当地浓厚的戏曲文化熏陶,汪晨晨从小就喜欢上了黄梅戏。她尝试过多种角色行当,15岁开始接受黄梅戏的专业系统训练,2019年获得首届新时代“黄梅之星”十佳称号,2022年获得第五届中国(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二等奖。

“黄梅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也是安徽地方重要文化名片,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作为年轻一辈,擎住传统戏曲的接力棒,汪晨晨自觉挑起了担子——精“艺”求精,让这门艺术走近更多年轻人。“作为年轻一代,我们有责任让这一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除了传统的表演技巧,汪晨晨还注重黄梅戏的创新。她与一群年轻的演员和艺术家合作,致力于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黄梅戏中,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他们创作了一些新的剧目,尝试在保留黄梅戏原有韵味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和表现手法。

在谈到自己对黄梅戏的热爱和追求时,汪晨晨表示:“黄梅戏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黄梅戏,并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除了舞台表演,汪晨晨积极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中。她多次参加“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通过现场表演和讲解,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黄梅戏。她认为,作为一名非遗文化的传承者,要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之更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

“非遗项目的传承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接力下去。”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汪晨晨认为,只有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才能使非遗项目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她表示,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她有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黄梅戏,让它在现代社会中依然绽放光彩。

记者:鲍玉婵 徐鹏

视频请点击

https://www.cnr.cn/ah/news/20230927/t20230927_526434305.shtml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