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用好协同创新 助力中小企业(经济时评)

2023-09-06 16:00:28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杨蕊   

从集聚科研资源,到匹配产研供需,再到打通产业链条,协同创新平台的作用,正被一点点发掘。协同创新的探索不断深化,一定能为中小企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提供更强支撑

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但每每面临科技创新时,中小企业创新力量不足的劣势就显露无遗。

一边是企业的创新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另一边则是部分创新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

首先是科研人才,受限于信息渠道和工作半径,一些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距离生产一线较远,他们的研究路线和研发成果,难以与生产需求匹配;其次是硬件设备,专业的科研设备往往投入较高,中小企业难以负担,而一些科研机构或大企业里的科研设备利用率并未饱和;此外,随着产业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科研团队的人员需求逐渐呈现出跨行业、跨领域等特征,团队搭建的难度不断增大。

为解决产学研脱节、设备利用率不足、专业团队搭建难等问题,一种名为“协同创新”的模式正在加速推广。一些地方政府或龙头企业开始积极行动,围绕中小企业集中的生产领域,布局一系列协同创新平台,平台上集聚的各类科研资源,汇聚成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服务形式来看,协同创新平台重点提供中介对接服务。在平台上,中小企业提出科研需求,掌握专业技术的科研团队和机构则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撑。当平台参与者数量越来越多,需求和供给的匹配也更有效率。

从硬件保障来看,协同创新平台大多由政府部门或龙头企业发起,它们往往掌握更先进的科研装置。当相关科研需求逐渐积累,这些初期投入大、建设周期长的科研装置,得以更频繁地得到应用,充分释放其价值。

从团队搭建来看,协同创新平台提高了机构间甚至行业间科研力量整合的便利性。事实上,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跨界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的经营策略,这也推动科技创新走向协同联动。

从集聚科研资源,到匹配产研供需,再到打通产业链条,协同创新平台的作用,正被一点点发掘和深化。我们期待这样的平台数量更多、实力更强,为中小企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提供更强支撑。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